2024年高一、高二语文寒假作业(4):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VIP

2024年高一、高二语文寒假作业(4):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高一、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四)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

主题:即事感怀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

琴歌

[唐]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注】。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听蜀僧濬弹琴

[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渌水、楚妃:都是乐曲名。

1.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诗首两句交代听琴的场合、缘起,“欢”字渲染了宾主之间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鸣琴”二字点题,提挈全篇。

B.前诗末两句写听琴后,忽起乡思:奉使清淮,离家万里,归隐云山,此夜思之。“敢告云山从此始”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是听琴后的人生启悟。

C.后诗“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正面描写蜀僧弹琴。用大自然万壑松涛之声借代琴音的清越宏远,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琴声铿锵有力的特点。

D.后诗“客心洗流水”,表层意是听琴让自己的心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深层意是“高山流水”之典,寓有知音的感慨。

2.两首唐诗在描写音乐的技巧上与《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描写箫声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主题:思妇闺怨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代答闺梦还

[唐]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年轻夫妇分别的场景,男子与妻子分别,戍守边关。

B.画衣上绣的花能将蜜蜂引来,说明绣花逼真生动,同时也表现了思妇装扮的用心。

C.诗中女主人公幻想着丈夫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来,于是盛装打扮,等待着远征的离人。

D.诗人多用正面描写的手法。诗中对于人物心理描写可谓别具一格,句句写的都是心境。

4.这首诗与《春江花月夜》相比,在思想情感和意境方面有什么不同?

主题:咏物言志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问题。

观雪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①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夜雪②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①倩:请(别人为自己做事)。②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冬,白居易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

5.下面对两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杨诗首联写坐观雪落,积雪渐渐深达尺余,“尺许强”三字写出了雪之厚、之大。

B.杨诗描摹生动,语言活泼,胸怀广阔,由观雪到爱民,表露出诗人的仁爱思想。

C.白诗“复见窗户明”是月光照射的效果,“夜深知雪重”中的“夜”呼应题目。

D.白诗细腻地写出了自己夜雪之时独特的感受,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

6.这两首古诗都描写雪,但表现手法却不尽相同,试分析二者表现手法上的不同。

主题:酬和赠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酬郭给事①

[唐]王维

洞门②高阁霭馀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③。

强欲从君无那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①此诗系王维晚年酬赠给事中郭承嘏而作。给事,唐代门下省要职,掌宣达诏令,常侍皇帝左右。②洞门:深宫中重重相对相通的门。③琐闱:宫门,因宫门上刻着连琐图案并以青色饰之,故得名。④无那:无奈。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善于捕捉自然景象,绘景达意、状物寓情,对郭给事的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之中。

B.首联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郭给事上受皇恩且下受门生故吏的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C.颔联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宫禁里晚钟敲响,官吏散归,啼鸟时鸣。通过对比手法,用钟声和鸟鸣表现出环境的幽静。

D.颈联直接写郭给事本人。一“晨”一“夕”、一“趋”一“拜”,对仗工整,既凸显出郭给事官职的显要,又刻画出其勤勉与恭谨。

8.古人酬酌唱和之作,往往都是在向对方表达了仰慕钦羡之后,再含蓄表明希冀引荐提拔的用意。同为酬赠诗,本诗尾联却一反陈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请简要分析。

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C项“借代”分析错误。这里作者用大自然万壑松涛之声比喻琴音的清越宏远,是比喻手法。

2.①两首诗和“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都运用了侧面烘托手法。②李颀诗七八句,琴音一出万籁俱寂,满座为之陶然沉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