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总结(原卷版)
【学习目标】
1.认识:温度;晶体和非晶体及其物态变化规律;影响蒸发的因素;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2.知道:温度计与体温计异同;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熔化与凝固时吸放热规律;液体汽化规律和两种汽化现象;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物质升华和凝华伴随的吸放热;
4.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利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5.理解:温度的概念;物质的熔化现象;物质的凝固现象;物质的汽化现象;物质的液化现象;物质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6.通过实验认识物质熔化规律;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汽化规律。
【知识导图】
【专题复习】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专题概述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正确使用温度计要做到“六会”:
(1)会认:使用前,应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会选:测量前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决不能让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过高,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张裂;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过低,则测不出其温度值。
(3)会拿:在拿温度计时,要拿住温度计的上部,不可让手触及温度计的玻璃泡。
(4)会放: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侧壁。
(5)会读: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液体中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会记:记录温度值时,不用进行估读,但不要漏写或错写单位,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不要忘记负号。
3.体温计的使用
(1)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往下甩几下,让直管内的水银流回玻璃泡内,然后再进行测量。这是因为体温计在正常使用时,示数只升不降,当人体的温度高于体温计原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上升,此时能测量出人体的实际温度。但是,当人体温度低于体温计原示数时,因为体温计的示数不会下降,显示还是之前的温度,将导致测量值偏高。
(2)读数时,应把体温计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
(3)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读数时精确到0.1℃。
典例一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0℃B.20℃C.60℃D.100℃
典例二去年冬天,常州的气温最低达–8℃,正确的读法是()。
A.摄氏负8度B.负摄氏8度C.负8摄氏度D.零下8度
典例三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市各中小学在日常防治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
典例四在练习使用温度计时:
(1)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__________,认清它的__________。
(2)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
2.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
※专题概述
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属于常考热点。物态变化类型有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六种物质形态的变化,这些物态变化变化形式一定会和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相结合,所以分清常见的自然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对解答此类考题是条捷径。
(1)属于液化现象的有:秋后早晨露珠、从冰箱拿出的物体冒白气、冬天浴室玻璃墙壁上出现的“雾”、冬天汽车玻璃上的“雾”等。
(2)属于升华现象的有:干冰的利用、樟脑片的利用、灯管和灯泡发黑现象等。
(3)属于凝华现象的有:霜、雪、雾凇、冬天窗花等。
(4)汽化特点: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沸腾只有在达到沸点时继续吸热才可以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
典例一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
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
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
典例二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到了冬天,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现象,下列关于“起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化吸热现象 B.液化吸热现象C.液化放热现象 D.凝固放热现象
典例三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北风卷地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2023学年高考临考信息卷数学试卷.pdf
-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学生版+解析).docx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15讲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学生版+解析).docx
-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培优第五单元:等腰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人教版.docx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06讲 圆的对称性(学生版+解析).docx
-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9.4 乘法公式(学生版+解析).docx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08讲 图形的旋转(学生版+解析).docx
-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 课时2.4 噪声及其控制【学生版+解析】.docx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13讲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生版+解析).docx
- 初中数学8年级下册同步压轴题 专题04 勾股定理与几何图形的三种考法全攻略(学生版+解析).docx
- 2025年新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课件.pptx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8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整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整册课件 (2).pptx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2年级上册整册课件 (2).pptx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课件(课标版).pptx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课件(课标版).pptx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整册教学课件(课标版).pptx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整册课件(课标版).pptx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3年级上册全册课件(课标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