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至”是几月几号.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年“夏至”是几月几号

2023年“夏至”是几月几号

2023年夏至时间:6月21号22点57分37秒,农历五月初四,星期三。夏

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

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在北京地区,白昼时数可长达15小时。这一天北半球得

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一半左右。

三伏天是从夏至开始吗

夏至不是入伏的开始。因为入伏是指进入三伏天的意思,一般在7月中旬到

8月中旬的这段时间,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

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

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

达到最多的时候。

三伏的划分方法。头伏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一共十天的时间。中

伏是从夏至后到第四个庚日开始,结束的时间则是立秋节气后第一个庚日的前一

天。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也是十天的时间。由于中伏的天数并不确

定,有的年份为10天,而有的年份为20天,所以三伏天的天数也不同,30天

或40天。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

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糜

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二候蝉始鸣,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意思是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

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

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的传统习俗活动

1.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从周代开始,

每逢夏至日,朝廷都以歌舞礼乐的方式,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故《史记·封禅

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2.食夏至面

自古以来,民间即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民谚还曰:“吃过夏至面,

一天短一线。”因夏至新麦已收,古人夏至吃面有尝新之意。夏至面的做法,不

是平常所吃的热汤面,而是过水面,古时候从井中打来清凉的并水,手擀面煮熟

后,直接捞入盛满清凉井水的盆中,待面拔凉,捞入碗中,再浇上事先做好的调

料和小菜。古人炎热的夏天吃清凉的过水面,有提醒人们注意防暑降温之用意。

另外,古代民间用细长的面条,比拟夏至白昼时间长,正如人们在过生日时也吃

面一样。为的是取一个好彩头。

3.食夏至饼

在古代,夏至之时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肉类等,

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谓之“夏至饼”。夏至这天,古时还有食麦粽之俗,

而且亦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4.夏至称人

在古代,夏至日称人,以验肥瘦,可求吉利,故古时夏至称人习俗,表达了

古人祈求美好的强烈愿望。

5.给牛改善伙食

夏至这天,古时还有给牛改善伙食的习俗。古人会在夏至日煮麦仁汤喂牛,

据说牛喝了身体壮,能干活,不流汗。

6.吃补食习俗

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

瘦,即“枯夏”。古时民间便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古代官府也停止办

公事。

7.吃馄饨

夏至这天,古代有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习俗。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

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古人吃过馄饨之后,开始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健

康成长,身强力壮。

8.互赠消夏之物

夏至日,古代妇女有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之习俗。《酉阳杂俎·礼异》

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

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这些皆为古代常用消夏之物,古代妇女以此相互赠送,

来消暑避伏。

夏至节气气候特点

1、降水量大:夏至节气期间降水量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正是感夏到来的

时候,所以在江南地区会多次出现暴雨天气,严重的时候还会有洪涝灾害;在江

淮一带,还会有梅雨天气,空气变得非常潮湿阴冷,容易滋生霉菌、病菌;在北

方地区,也会经常出现降雨,时不时地就有大雨、小雨或雷阵雨。

2、日照长:夏至节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日照长,夏至那一天,正是北半球

一年中日照长度最头漫长的时候,夏至之后的一段

文档评论(0)

领航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案的个性定制:修改,审批等。本人已有2年教写相关工作经验,具有基本的教案定制,修改,审批等能力。可承接教案,读后感,检讨书,工作计划书等多方面的个性化服务。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