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运用。
3.了解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战斗方式和战略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讨论和归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描写和叙述的手法来表现战斗场景和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精神的敬佩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基本情况和战斗过程。
难点:
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冀中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一定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
“同学们,当你们走在平坦的大道上,是否曾想过,脚下的土地可能隐藏着无数的秘密和故事?今天,我们要一起回到那个硝烟弥漫、战火连天的年代,去探寻一种特殊的战斗方式――冀中的地道战。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下,我们的先辈们用智慧和勇气,挖掘出一条条生命通道,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去感受那份英勇与坚韧,去揭开地道战的神秘面纱吧!”
二、生字学习
侵(qīn)
组词:侵略、侵害、无礼侵占
造句:日本在二战期间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
略(lüè)
组词:战略、略微、大略
造句:将军制定了一个精心的战略,旨在彻底击败敌人。
垒(lěi)
组词:堡垒、垒球、对垒
造句:我们的城市在敌人的围攻下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
任(rèn)
组词:任务、任期、任命
造句:他接受了这项任务,并承诺会尽力完成。
丘(qiū)
组词:丘陵、沙丘、坟丘
造句:在这片丘陵地带,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
搁(gé)
组词:搁置、搁浅、搁笔
造句:他的计划被搁置了,因为他遇到了意外的情况。
陷(xiàn)
组词:陷阱、陷入、沦陷
造句:他不小心陷入了泥潭,费了好大劲才挣脱出来。
拐(guǎi)
组词:拐弯、拐杖、拐骗
造句:在路口处,他拐了个弯,走向了另一条道路。
岔(chà)
组词:岔路、岔口、打岔
造句:在森林里迷路时,他选择了一条看似是岔路的道路。
三、作者简介
周而复是中国著名作家、书法家,原名周祖式。他出生于1914年,江苏南京人,安徽旌德人。周而复自幼受庭训,入私塾,为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他的作品丰富,包括小说、散文、随笔、杂文、翻译以及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小说注重人物刻画,情节曲折,受到读者广泛欢迎。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四、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1942年,日本侵略者为确保战略后方,集中兵力在无险可守的冀中大平原上,采用“铁壁合围”、“纵横梳篦”的清剿战术,进行“大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并有计划地建据点、修公路、挖封锁沟,在六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平原上修据点炮楼1783处,修公路2万多公里,挖封锁沟8878公里,把冀中平原细碎分割成2670块。冀中人民为了有力地保存自己,有效地杀伤敌人,群策群力,挖沟掘道,改造地形。地道的作用是弥补平原作战的缺陷,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第2自然段讲解】
地点:冀中平原。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
【第3自然段讲解】
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冀中人民的地道是伟大的创造性劳动。他们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在田野里挖出了地道。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而且,他们挖的地道是各种各样的,什么形状都有。有洞的,有窖的,有室的,有的防干,有的防湿,七十二变。地道里面不但可以住人,还可以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