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汇编含参考答案.docxVIP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汇编含参考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上语文总复习

1课:《草原》

1、“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其实,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富的人呢;“想坐下”,是因为眼前美景沁润着心田,内心涌动着一股勃勃诗情,想借诗歌来抒发。正是这矛盾的手法巧妙地刻画出“我”在这种境界里的复杂的内心感受,体现了草原之美给作者的震撼。

2、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骏马和大牛以人的情感,通过他们沉醉在美景中静立不动的状态表现出草原的极致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3、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羊群比喻成大花,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羊群的美丽,与“绿毯”、“绣”相对应,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雪白的珍珠、白帆、白莲花

2课:丁香结

一、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1.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探出”“窥着”都是人的神态动作,作者将丁香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伸出宅院外墙的半树丁香花娇俏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此外,还把枝头的小花比作星星,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目的特点。

2.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照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照耀”一词既写出了花白得如雪如月,似有光辉晕出;又写出花与人的联系之深,将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与慰藉、人对花的依赖巧妙地表达出来。窗前的丁香花见证了作者的写作生活,让她的文思和梦想更加焕发光彩,“照耀”将这种相依相伴的知音之情表达得巧妙脱俗。

3.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3.雨中的丁香朦胧绰约,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犹如一幅色彩边缘模糊、柔和婉约的画作。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十分打动人,不禁让作者赞同古人常将丁香和微雨联系在一起的写法。

二、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

(1)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2)为下文作者由丁香结引发的思考感悟作铺垫。(3)引用古诗词,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三、文中的丁香结具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说:“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1)丁香结象征生活中化解不开的烦恼、愁怨。

(2)生活中有不能化解的烦恼,忧愁是一种常态,人生若没有任何困难,缺少起伏,太平淡无味了。表达作者不惧困难,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

6课:狼牙山五壮士

课文前半部分把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称作“战士”,为什么后半部分改称为“壮士”?

3段马宝玉等人执行命令是勇敢的战士。完成任务后,本可以撤退,却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引上绝路,可歌可泣,悲壮感人,所以称为“壮士”。

2.作者既对个体形象做了刻画,又对人物群像进行描摹,结合第六自然段,说说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点面结合的写法,文章第六段,先描摹了一幅狼牙山五壮士的群像图,之后通过对班长马宝玉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重点表现了他勇于牺牲的精神,这属于对个体的刻画,最后又一次对战士们做了群像的描摹。这样的写法,有点有面,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突出了五位壮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3.赏析题(修辞、人物描写、词语等)

(1)赏析句子的描写手法。(语言、动作、心理之类的)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描写了班长指挥作战的画面,写出了班长当机立断、身手敏捷、有勇有谋,也写出了他的果敢勇毅和对敌人强烈仇恨。

(2)赏析句子的修辞手法(重点)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雹子”,既写出了石头砸下时密集、迅猛、有力,揭示了五壮士顽强战斗的力量源泉,又表现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3)赏析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作用。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斩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送你一朵小红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