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品评“真善美的极致”与“客观写实”
孙犁(1913-2022年),现当代闻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新时期以前,他的主要结集有1950年的散文、小说集《农村速写》,1958年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记事》,1962年的散文集《津门小集》。进入新时期后,他快速恢复创作,其散文创作更为丰富,成就更大,也呈现出比拟鲜亮的共性特征。如1979年的《晚华集》、2022年的《秀露集》《澹定集》、2022年的《尺泽集》、2022年的《远道集》《陋巷集》、2022年的《老荒集》、2022年的《无为集》,2022年的《如云集》、2022年的《曲终集》十个散文集。2022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为其出版了11卷本400多万字的《孙犁全集》,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孙犁作品的总结集。
一、建国后散文创作的三个时期
建国初期,孙犁的散文创作量不大,创作的生活背景主要涉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的生活内容与精神面貌。解放后才进入城市的孙犁,在建国初期,一时间还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对新生活感到生疏,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对新时代的简洁纪录,如《学习》《节省》《团结》《慰问》《保卫》,流于外表化,缺少孙犁早年散文富有心灵性的细腻体察,而农村生活题材的作品则写得富有生活气息。例如,《婚俗》旨在提倡新式的恋爱婚姻,同时行文中还不自觉地表达了对旧式婚俗的怜悯;《积肥与择菜》描述了农村集体劳作的愉悦,也借此主见合理组织生产,讲究工作效率。建国之初的这些作品,无论批判还是歌颂,都具有早期孙犁散文情感温柔的风格特点。
孙犁的创作生涯中,1956年夏天开头,他因病辍笔,从1956年至1976年的20年间几近空白。孙犁曾喟叹说:“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这期间,创作数量锐减,只有写于1962年,发表于20世纪80年月初的《黄鹂——病期琐事》《石子》等,成为了当代散文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两篇作品也是孙犁散文中不多见的小说笔法淡化,而抒情颜色浓郁的咏物散文佳作。
1976年12月,孙犁写作了《远的思念》,此后在近20年的时间里,勤奋笔耕,创作了大量的回忆散文、杂感与随笔等,造就了他晚年以散文为中心的创作高潮。由于他参与过抗日战斗与解放战斗,20世纪50年月后又经受了种种社会政治运动,受到生活的磨难与历练,饱阅世情沧桑,因而,他的创作思想与创作风格都有很大的变化。在漫长的时间中,孙犁获得了深厚的人生阅历积淀,他发出感喟:“我认为这(指散文、杂文)是一种老年人的文体,不需要过多的情感,靠理智就可以写成。”他晚年的散文作品均得益于对过往的回忆与对人世的透彻,早期的抒情基调淡化了,但多了一份参透世事人生后的安静与悠远。由于经受了人生与社会的不幸,他不再追求那种唯美的“单纯的明媚与温馨”,经常倾向于客观陈述。在看似平淡、随便的娓娓表达中寄予着自己的褒贬,在写实之外颇显风骨。同时,他的作品中也增加了一份由时间分散而成的悲凉之感,在对世事人生的客观呈现中,时常流露出伤感与无奈。
追忆、整理人生是他晚年散文的主要内容,《报纸的故事》细述的是凡人小事的庸常,不过事情虽小,却颇见生活的真谛与温存。《平原的觉醒》《服装的故事》是对于战斗年月艰难卓绝的生活的回忆,记的是艰难,但有革命的热忱,也有革命的友情,更注意写实客观生活本身的样貌。《保定旧事》《童年漫忆》《病期经受》等代表作品,正如所言:“而在我的童年时代,是和小小的书本同时,苦痛地看到了嚴酷的生活本身。”孙犁早期散文受抗日战斗民族激情的激发,呈现热忱,而晚年散文常流露出人生世事的无常、无奈以及生存的为难。或者怀人,或者记事,这些忆旧性作品,内中都有一份时间的沧桑感,这是孙犁大半个人生经受的沉淀。
二、以“真善美的极致”为散文创作追求
孙犁认为:“文学的职责是反映现实中的美和蔼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是这样。”追求真善美是孙犁一贯的文学主见。他说:“我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情愿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情愿去写这些东西,我也不情愿回忆它。”这一思想在孙犁当代全部的散文创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建国初期,孙犁的散文大都带有“荷花淀派”的风格特色,有着较为浓郁隽永的抒情颜色、浪漫主义的色调,清爽俊逸、浑朴自然,往往着眼于展现人物纯净、美妙的心灵,表现面对光明、面对新生活的人民坚决、诚笃的精神风貌。文字真挚动人、清爽活泼、唯美而质朴,行文间富于饱满的生命活力与乐观向上的精神,主要是表扬人民善美的面貌,歌颂新风气,批判落后。这些作品对虚心、自重、荣誉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