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选一精讲1官方笔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文选一官方笔记精讲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第一节课官方笔记

目录

一、本章/教材结构图

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

三、配套练习题

一、教材结构图

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选择题与主观题小蒋老师均按照顺序总结】

(一)选择题(共14道)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叫“诗”或“诗三百”。

创作时代跨越500年(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2.《诗经》按音乐曲调的分类【传统分类】:高频选择题考点

风→各地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十五国风)【民歌】

雅→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大雅》《小雅》)

颂→王室宗庙祭祀的乐曲(《周颂》《鲁颂》《商颂》)

3.《诗经》的艺术手法:高频必考选择题

赋是直陈其事。包括记叙和描写。比是打比方。兴是用别的事物引起所咏之情与事。

4.《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君子:妇女对丈夫的敬称。

5.《君子于役》是一首思妇之辞,表现了一位农家妇女对长期服役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和热切关心,从家庭生活

方面反映了当时频繁的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6.《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7.《蒹葭》是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痴情追求,但求之不得,表达了无限惆怅的缠绵情感。

8.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蒹葭》最得“风人深(之)致”。指艺术上:婉曲的风格;思想上:境界深远,意在

言外。钱钟书《管锥编》说:“在水一方”是“企慕之情境”,诗中有执著的追求,热情的向往,沉浸其中而不能自

拔的坚韧。

9.凄凄:茂盛的样子;采采:茂盛的样子。

1

古文选一官方笔记精讲1

10.《氓》选自《诗经·卫风》。

11.《氓》是一首弃妇怨诗。氓:古代女子对男子的通称,此处含有鄙薄之意。“总角之宴”,“宴”的意思是欢乐。

12.《氓》的思想内容:女主人公在被抛弃之后,回顾往事,诉说自己不幸的婚姻,表达悲愤和决绝的心情。这反

映出当时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问题,以及婚姻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与损害。

13.《采薇》选自《诗经·小雅》。

14.《采薇》的思想内容:这是戍守边境、抵抗外敌侵扰的战士回家乡时的歌唱。

反映了边防战士艰辛的生活,紧张的战斗和思念家乡的真实心理。

15.《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历史),【高频考点】原名《左氏春秋》,一般认为其作者是鲁国史官

左丘明。西汉末年,认为是孔子所作《春秋》经文的“传”,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与《公羊传》、

《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主观题(共5篇文章)

一、泛读《君子于役》

1、主题思想:

思妇之辞,农家妇女对长期服役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和热切关心,反映了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2、写作特点:在疑问的语气中既有殷切的期盼,也有无可奈何的凄苦,

“如之何勿思”,用反问强化思念之情,朴实的语言将思念之情表达真切。

3、写景分析:

①诗中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山村晚归图,太阳下山,鸡儿进窝,牛羊归来,正是劳动结束,一家人团聚的时光,然而

“君子于役”,无法归来。

②渲染了思妇的孤独凄苦的氛围,也具有衬托比喻的作用,突出了女主人公的思念之苦。

二、精读《蒹葭》【高频必背篇目】

主题思想: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痴情追求,但求之不得,表达了无限惆怅的缠绵情感。

(一)艺术特色(手法)

1、情景交融(有感情、有美景)【注意单独考简答】

(1)总:《蒹葭》诗中,景物描写与主观情感浑然一体,情景交融。

(2)详细分析:各章开头描写蒹葭、白露,点染了清冷和萧瑟秋气,营造了凄婉悲凉的氛围;

(3)总结和作用:对浩浩秋水的描写,既烘托了脉脉深情,又渲染了纵横阻隔,传达了主人公的可望而不可即的

情感体验。

2、虚实相生的手法。(秋景、秋水/溯回、溯游)【注意单独考简答】

①诗中虚实相生,秋景、秋水,为眼前实景;

②溯洄、溯游的追索,已经虚化;

③“所谓伊人”,若有若无,是一种心理幻景。

虚虚实实的意象,构成了朦胧而优美的意境,生动表现了痴情者诚挚的情意与追求。

3、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注意单独考简答,重要考点】

简析《蒹葭》一诗重章叠句结构形式的艺术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