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集研时间:)
课题
《乡愁》
课型
课时
第1课时共1课时
xx
xx
审核
教学目标
与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的意象,学习借物寄情的写法。
2.抓住等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诗歌精巧的构思和严谨的结构。
3.了解《乡愁》的写作背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P1、P2(即教学目标1、2)
教学资源
PPT、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环节与师生活动
二次研课
课
前
预
学
1.根据你的积累,完成下面的思乡思亲名句。
⑴_______________,不敢问来人。(xxx《渡汉江》)
⑵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xx《月夜忆舍弟》
⑶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舟行。——xx《渡荆门送别》
⑷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xx《春夜洛城闻笛》)
⑸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xx《黄鹤楼》
⑹少小离家乡老大回,__________________。——xxx《回乡偶书》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⑴邮票缥缈骠骑飘洋过海
“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
⑵坟墓屏募羡慕朝三暮四
“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
⑶海峡狭隘挟持汗流夹背
“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
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赋予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事物以特定的情感。根据下面的情境,在横线上各填上一种事物的名称。
初秋,好朋友要离开家乡到国外求学,送行路上,xx顺手折下路边的①__________,以表达惜别之意。过了一个月,朋友给xx发来一封邮件,邮件里画了②__________,表达了她的思乡之情。?
教
学
环
节
一、导入新课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中国文化长河里,乡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很多文人墨客,把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使我们品味到思乡的凄婉哀伤,感受到思亲的绵延悠长。今天我们一起来赏读台湾当代诗人xx中的《乡愁》,去体味一个游子对祖国的赤子衷肠。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xx中(1928—2017),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6年考入xx大学外文系,1949年去香港,次年5月迁居台湾。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乡愁四韵》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2.背景资料
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又经常流浪海外,因此,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xx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四、朗读诗歌
1.听读诗歌,注意诗的节奏和重音。
2.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特点和感情。
五、探究诗歌
1.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来。
2.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诗人把“乡愁”寄托在哪里?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当堂
训练
设计
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1.填空
2.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诗是说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唯有通过这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
B.第二节诗是说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此时,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
C.第三节诗是说时空的阻隔使“我”与母亲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地隔开了。“坟墓”在诗中代指封闭的旧社会。
D.第四节诗是说海峡虽然“浅浅”,但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把“我”和祖国隔开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3.概括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课
堂
小
结
分层作业
A层(基础类)
B层(提高类)
C层(拓展类)
测评
优化设计
比较课文和《天净沙秋思》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以上两首作品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________、________等物象上,乙曲则寄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象上。
2.甲、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感情上有何异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