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瓶梅》中西门庆的“摇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金瓶梅》中西门庆的“摇摆”

曹文轩老师在《小说门》第七章《摇摆》开篇就说:“摇摆是小说运行的动力所在。通过语言、情节、性格以及主题的摇摆,小说才得以如河流一般不住地奔流向前。小说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摇摆过程。”[1]经典小说的作者往往是摇摆不定的,他(她)几乎从不直接面对读者,指点江山,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他(她)的写作动机是什么,赞成什么,厌恶什么,究竟讲述的故事是什么。他(她)常常在面对读者或评论者的提问、追寻以及逼问时,往往以“我也不知道”来回答。艾略特、庞德及其同盟者就强烈主张:最出色的文学作品是非个人的、客观的、自主的,它有自身固有的生命,它是完全与创作者分离的①。当然,在积极寻求正确阐释的评论家眼里,这种论调过于偏激,容易走向神秘主义。但就作品对世界的呈现来说,作家的适度退场,小说家不由自主跟从作品人物的走向,摇摆不定,依从作品的内在逻辑进行创作,无疑是小说成为佳作的前提。

摇摆是由存在的本质意义决定的,摇摆状态实际是存在状态的写照。现实生活本身就充满了太多不确定因素,日常的处世与为人大多充斥着说服、折中与妥协,人际之间很少针尖对麦芒,非黑即白地来往,暧昧、摇摆与犹疑,成为我们面对日常的典型形态。伟大的作品往往能抓住展现人性复杂面的摇摆大做文章,写出人性的脆弱、摇摆以及堕落,如《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罪与罚》等,主人公常常在内心深处的欲望驱使与道德伦理的训诫中不停摆动,在爱与痛的炼狱中,呈现人性的多样与深沉。但在以教化与娱乐为主要目标的古典小说中,却很少出现暧昧、犹疑、幼稚、愚蠢的主人公,大多数的主人公非善即恶,身上具有鲜明的优缺点,为人处世爱憎分明,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从不犹疑,往往手起刀落,将爱恨情仇轻易斩落,体现了扁平人物的典型性格与形象。从阅读快感与阅读数量的快速来说,这类小说固然有其价值,但在平衡读者阅读节奏与引起读者思考反思这个角度上,却有着一定的欠缺。因此20世纪的西方评论者,甚至中国本土的很多评论者都认为除了《红楼梦》,中国古代小说从艺术上无太大价值。这是一个很深的偏见,且不说《红楼梦》本就是在前代古代小说的影响下产生的,单从其他古代小说自身的价值来说,它们也能体现小说表现人性复杂性与真实性这一重任。其中,《金瓶梅》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兰陵笑笑生在书写明代晚期世俗生活时,塑造了一个个复杂微妙、充满人性暧昧,欲望肆意奔流的众生相,其中主人公西门庆尤其典型,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传统小说人物单一化、类型化的特点,以一种狰狞与脆弱并存,坚定与犹豫同在,柔情与寡义同时的摇摆不定的形象,凸显了普通人在欲望重重、人际缠身的琐碎世俗生活中的爱恨情仇与具体应对,展现了人性的丰富和暧昧,为小说写作的内在性转向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对于传统小说人物性格爱憎分明、形象从一而终,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性”特点,西门庆的性格与形象都呈现出善恶兼具、优劣同现的时间性特点。其中,“摇摆”一词最能体现其形象特质。本文拟以此为关键词,解读西门庆的人格特质,阐释作者书写这一人物的用心所在,并以此为契机,论述传统小说人物叙事的重要转向。

一、摇摇摆摆遮扇郎——外在的“摇摆”

西门庆在小说第一次出场时,就“摇摆”着来了:“那一双积年招花惹草、惯细风情的贼眼,不离这妇人身上。临去也回头了七八回,方一直摇摇摆摆,遮着扇儿去了。”[2]24甫一行动,就摇摆不停。第二次出现依然如故:“却说西门庆巴不到此日,打选衣帽齐齐整整,身边带着三五两银子,手里拿着洒金川扇儿,摇摇摆摆径往紫石街来。”[2]37即使经过多次重大人生转折,其步态依旧,第二十九回吴神仙为西门庆相面,在观看了西门庆的容貌步态后,吴神仙说:“你行如摆柳,必主伤妻。鱼尾多纹,终须劳碌。……”[2]333“摇摇摆摆”成为西门庆形态的鲜明特征。

西门庆是作为“破落户”被定位的:“如今这一本书,乃虎中美女,后引出一个风情故事来。一个好色的妇女,因与了破落户相通,日日追欢,朝朝迷恋,后不免尸横刀下,命染黄泉,永不得着绮穿罗,再不能施朱傅粉。”[2]3在塑造他的外在形貌时,作者似乎并未超出当时小说家惯用手法,用浮浪子弟的标准配置来形容他:“把眼看那人,也有二十五六年纪,生的十分博浪。头上戴着缨子帽儿,金玲珑簪儿……手里摇着洒金川扇儿,越显出张生般庞儿,潘安的貌儿。”[2]23因为“摇摇摆摆”的步态,是通俗小说描述人物一惯表达,只要走路不稳、东摇西晃,都可以此来表达。如《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一个妇女摇摇摆摆从府堂里出来,自言自语,与崔宁打了个胸厮撞。”[3]《西游记》第十三回写唐僧师徒三人掉进了熊山魔的洞穴,见另外两个妖怪来见熊山魔:“这两个摇摇摆摆,走入里面,慌得那魔王奔出迎接。”[4]明佚名《续西游记》第八十五回:“只见孟浪魔摇摇摆摆,直到穴前,他抬头看那穴门上四个大字牌匾,上写着“六道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