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耳乳突根治手术180例临床分析[权威资料]
中耳乳突根治手术180例临床分析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65例行单纯病灶清除术,75例完璧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40例行开放性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115例患者术中仔细探查并开放后鼓室术腔并同期行鼓室成形术,术后随访1,3年。结果180例患者中,65例行单纯病灶清除术患者均获干耳效果,75例行完璧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患者中,71例获得干耳,4例炎症复发或未干耳,干耳率达94.7%,40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患者中,37例获得干耳,3例炎症复发或未干耳,干耳率达92.5%。结论慢性中耳炎患者手术方式选择中,应根据中耳病变侵及的范围选择手术方式。后鼓室入路探查和清理病变对于病变范围较广的患者较为可行,对于扩大手术视野,防止炎症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耳炎;后鼓室;面神经隐窝;鼓室成形
慢性中耳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手术彻底清理病变组织,改善听力并力求达到干耳的效果。关于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国内外有大量的报道,如何既彻底清除病灶,又尽量保留正常结构及听力是治疗本病的关键[1]。我科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进行中耳乳突根治手术18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均为单耳炎症。其中男117例,女63例。年龄24,69岁,中位年龄41.6
岁。术前检查主要包括:纤维耳镜、纯音听阈检查及中耳CT检查。根据分型标准,属于单纯型65例,骨疡型86例,胆脂瘤型29例。病程2.1年,30.8年,平均病程15.2年。术前纯音听阈检查示:气骨导差在30dB,65dB,平均为40dB。中耳CT示:病变主要局限于鼓窦、鼓窦入口、上鼓室、鼓室隔区域及后鼓室区域,乳突正常或呈阻塞性炎症。部分病例可见锤骨、砧骨不同程度的胆脂瘤侵蚀。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32例患者采用局麻方式进行,148例采用全麻方式进行。
1.2.2手术方法?单纯病灶清除术。耳后切口,行乳突轮廓化,切除骨性外耳道后壁,清理中耳炎性组织,形成上至鼓窦盖及乳突盖,后至乙状窦骨板,下抵乳突尖的术腔,取替耳式皮片覆盖术腔裸露骨质,术腔碘仿纱条填塞。?完璧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耳后切口,行乳突轮廓化,清理鼓窦、鼓窦入口、上鼓室的病变,保留骨性外耳道后壁,开放后鼓室,暴露面神经隐窝清理前庭窗龛和镫骨周围病变组织。从外耳道,清理面神经水平段腹侧及水平段前内侧的肉芽、鳞状上皮等组织,取颞肌筋膜行鼓膜修补。皮瓣移植同单纯病灶清除术方法。?开放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术中磨除上鼓室外侧壁及外耳道后壁,将面神经骨管垂直段及水平段完整显露,循此开放入路,彻底清理面神经骨管周围及迷路周围的小气房及可见的胆脂瘤、胆固醇肉芽肿、肉芽等结构,探查听骨链,清理咽鼓管咽口周围病变,清除后鼓室鼓室窦的病灶,行人工听小骨行听骨链重建。
2结果
180例患者术后随访12,36个月,获干耳173例,占所有患者的96.1%,7例未达到干耳标准。65例行单纯病灶清除术患者均获干耳效果,干耳率达100%,75例行完璧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患者中,71例获得干耳,4例炎症复发或未干耳,干耳率达94.7%,40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患者
中,37例获得干耳,3例炎症复发或未干耳,干耳率达92.5%。180例患者中平均听力提高15dB标准的97例,占所有患者的53.9%;术后均无面瘫症状发生,3例患者术后出现眩晕症状,1w后消失。5例患者术后出现间断性头痛症状,2,3月症状好转或消失。
3讨论
慢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是根除中耳病灶的唯一方式,手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干耳效果,并在达到此目的的基础上保留或提高听力。关于慢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方式上,在完整清除病灶的同时保留中耳及外耳道的正常结构的观点目前得到广泛共识[2]。
对于病变仅限于乳突腔或鼓窦的病变,行单纯乳突切开术即可,保留外耳道后壁,仅开放乳突术腔及鼓窦,同时清理乳突气房内、鼓窦、鼓窦入口内的病变组织而不损伤鼓室结构,使中耳脓液充分引流。对于病变范围侵及上鼓室、后鼓室、鼓室隔、及面神经周围的病例,扩大手术范围,充分开放上鼓室、后鼓室,在显微镜下仔细清除鼓室腔的微小病变,防止日后炎症的复发。目前的代表术式分为完璧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及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对于病变范围局限于上鼓室、面神经隐窝的病例采用完璧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较为可行,Paparella[3]等报道保留骨桥的乳突鼓室切除术可在彻底清理病灶的基础上,保留或提高听力,并保留了耳部正常的解剖形态。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