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课*五石之瓠

一、基础巩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五石之瓠______

(2)我树之成而实五石________

(3)其坚不能自举也______

(4)则瓠落无所容________________

(5)世世以洴澼为事______

(6)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_________________

(7)今一朝而鬻技百金____

(8)越有难,吴王使之将__________

(9)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__________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坚不能自举也举:拿起

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掊:击破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同“皲”,皮肤冻裂

D.客得之,以说吴王说:说服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何种文言句式。

(1)剖之以为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买其方百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所用之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不龟手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是我国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聃、杨朱的学说,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B.《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C.《老子》与《庄子》在表达技巧上不同,前者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后者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

D.斗与石,都是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石也是一种重量单位,比如《汉书·律历志上》中说“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①。战国文章普遍多借寓言、故事来说理,但仅仅将其作为譬喻的材料,证明文章的观点。()。与此相关,在表现手法上,许多篇章,如《逍遥游》《人间世》《德充符》《秋水》,几乎都是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连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入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动物的对话中,这就超出了以故事为例证的意义。而且,作者的想象奇特而丰富,古今人物、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鹏小雀,无奇不有,千汇万状,出人意表,迷离荒诞,使文章充满了诡奇多变的色彩。

《庄子》的文章结构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②,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极有表现力和独创性。后代文人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的有很多,较为著名的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③。

7.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理论意识来说,《庄子》不仅如此。庄子这一派本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

B.《庄子》不仅如此。从理论意识来说,庄子这一派本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

C.《庄子》不仅如此。庄子这一派本有“言不尽意”的看法,从理论意识来说,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

D.庄子这一派本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从理论意识来说,《庄子》不仅如此

二、能力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鲁有兀【注】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