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统编教材全5册课内修辞手法汇总(教考结合).docxVIP

2024年高考语文统编教材全5册课内修辞手法汇总(教考结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全五册课内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汇总

(43篇)

1*《致云雀》·雪莱: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轻云、星星、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2《红烛》诗人以“红烛”为题,用比喻,表现牺牲自己脂膏,奉献自己,给人类以幸福与快乐。同时用了比喻的手法,耕耘是过程,有了耕耘、努力、付出,自然就有收获、硕果。人们要多耕耘、付出,才有收获与丰收。

3《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张秉贵说的话:一个人哪能事事如意?不过,我们售货员一进柜台,就要像解放军的战士进入战斗岗位那样,把自己的事情放一边,全神贯注地去为人民服务。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非常形象地说明在岗位上应该精神抖擞,始终认为自己是人民的售货员,全神贯注地为人民服务。

4《插秧歌》中“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巧妙的叠用两个比喻,把草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铠甲,化静为动,造成一种紧张的,似乎生命攸关的气势,从而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5《短歌行》比喻。

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将贤者喻为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让人生“忧”。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中乌鹊难以择枝的情景喻贤才无所依托。

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贤才越多越好。

6*归园田居(其一)比喻:“尘网”、“樊笼”比喻官场,表示对其厌恶;“羁鸟”、“池鱼”自喻,表达渴求摆脱束缚急迫的心境;“旧林”、“故渊”比喻乡土田园生活,表达对其追念之情。

7*《琵琶行并序》①第二段运用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①大弦嘈嘈如急雨②轻柔尖细(委婉缠绵)③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④悠扬婉转⑤幽咽泉流冰下难⑥激越雄壮、高亢激昂⑦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②琵琶行并序》中运用贴切生动的比喻描绘琵琶声,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绝唱。

8、《念奴娇·赤壁怀古》修辞手法①比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9、《劝学》·《荀子》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车柔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10、《反对党八股(节选)》·毛泽东比喻生动形象,比如把文字冗长、内容空洞的文章比喻为“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把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文章,比喻为“老鸦声调,却偏要向人民群众哇哇地叫”;把语言乏味、面目可憎的文章和演说,比喻为缺少生气、瘦得难看的“瘪三”;把不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只是充满各种符号的文章,比喻为“开中药铺”;把写文章、作演说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比喻为每天洗脸之后还要照镜子,检查有无不妥之处;等等。信手拈来的比喻,形象且尖锐地揭露了党八股的重要特征,通俗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主张,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又营造出轻松、幽默的氛围。

11、《拿来主义》·鲁迅课文中,“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包括外国文化);“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既有用又有害的东西;“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比喻论证不但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了。

12、*《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如第1段中的“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以“体育”为喻,把抽象的道理阐释得很具体,指出真正的修养的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即获得修养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短暂的功利性行为。

13、《故都的秋》·郁达夫“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这样就把北国之秋的浓烈、厚实、刚强、博大等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14、*《荷塘月色》·朱自清①月下荷塘鉴赏:荷叶(叠词,比喻,拟人)

荷花(拟人,比喻)荷波(比喻,拟人,视觉,动静结合)

②荷塘月色鉴赏:比喻(月光的轻柔、澄澈)“泻”,动词,动静结合,月光照耀着整个荷塘。比喻(月光下雾气的洁白,轻柔)③月光下的影鉴赏:比喻(对杨柳倩影的喜爱,对灌木黑影的恐惧)

15、《赤壁赋》“怨”“慕”“泣”“诉”“缕”等词语从正面抓住了箫声的特点,“潜蛟舞”“嫠妇泣”则是侧面烘托。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声音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