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现代文学 部分名词解释.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30年名词解释

《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

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

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

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

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新潮作家群:即以新潮社为主体的作家群(1分)。主要发起人为傅斯年、罗加伦等,起初以《新潮》杂

志为主要活动阵地(2分),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口号,与《新青年》

相呼应(2分)。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由维新派倡导(1分),力图让文学成为承载政治革新理念、促进思

想启蒙的利器(2分)。维新派的文学革新从“诗界革命”、“新文体”到“小说界革命”,形成一种直面危机、

抒写真情、表现现实、促进改革的风尚(2分

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

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

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

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

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

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

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五四白话文运动:五四新文学是以白话文学的提倡为开端的(1分)。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

良刍议》最先提出白话文学的主张(2分)。五四白话文运动使语言的现代化变革与文学的现代性追求被

置于同一的地位,即“文学的国语”与“国语的文学”(2分)。

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

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

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

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

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

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

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

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

学。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

实主义倾向。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

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有郭沫

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创

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他

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的

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

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翻译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1925年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