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 桃花源记-教案 (2).docVIP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 桃花源记-教案 (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PAGE/NUMPAGES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9桃花源记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2、写作背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一、自主学习

1、注音:

豁然(??????)???????俨然(??????)????????

阡陌(?????)???????垂髫(??????)??????

刘子骥(?????)??便要(??????)还家???

邑人(?????)?????间隔(??????)????????

语云(????)???????诣(??)?太守?????????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3.屋舍俨然??

4.阡陌交通

5.咸来问讯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遂与外人间隔

8.无论魏晋

9.各人复延至其家

10.不足为外人道也

11.说如此

二、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说说其要素。

2、请找出渔人在路途上和桃花源中所见所闻所感的句子。

3、作者笔下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三、精读课文,探究合作: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

2、作者描写桃花林幽美的自然景色有何作用?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4、请概括桃花源的环境及其中之人的特征

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这句话对下起何作用?

7、渔人离开桃花源“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遂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8、文中有哪些成语?

四、拓展延伸: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社会,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五、达标测试: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

(1)欲穷其林??穷:?????

(2)便要还家??要:?????????????????

(3)处处志之??志:?????????????????????

(4)欣然规往??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便扶向路?????????寻向所志

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文档评论(0)

魏魏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001331000010
认证主体仪征市联百电子商务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6771U5C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