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体验报告分享.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湖体验报告分享

我是广东惠州人,出生在香港,1958年调入宝安县。作为参与

罗湖区组建的最早7人之一,到1990年退休前,主要负责城市建设

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1979年3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罗湖区同月正式组建。农村

一下子变城市,大批农民一夜间变成居民,还有同时涌进来的2万

名工程兵,整个罗湖的老街解放路、人民路挤满了人,引来厕所爆

棚、垃圾成堆、市场混乱、道路破损等问题……罗湖的城市建设和

管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起步的。

但经过努力,差不多用了七、八年时间,我们就把罗湖建设管

理得有模有样了。到区委书记家里开办公会

参加罗湖区筹建工作的7人,具体姓名我现在记不起来了,可

能只有当时的区委书记叶澄海才记得。除了这7个人,其他什么条

件都没有,两手空空。大家白天要下基层,沟通工作、建章立制,

由于没有电话,彼此联系也不方便,所以我们就约定每周固定时间

到区委叶书记家里开会。如遇上急事要商量,就在上班之外的时间

彼此上门联系。

最初还借用过蔡屋围村位于布吉河出口处的防洪排涝水闸泵房

作办公室,当时的水泵房徒有四壁,连门窗也要重新安装才能使

用。不过位置实在偏僻,交通不便,是“虚有其名”的办公室。后

来改借深圳长途汽车站的机修车间作为办公室,人声嘈杂,也只好

忍受。1980年初,我们搬到被撤销了的深圳镇人民政府旧址办公,

才正式结束了流动办公的日子。

罗湖建设很快热火朝天。当时,除解放东路、人民北路两段是

柏油和水泥路面外,其他路段都是泥沙路。由于一下子来了很多辆

大卡车,不堪重负的泥沙道路一下子都变了形。晴天是铺天盖地的

黄尘,雨天被碾出无数坑洼,有的车陷在泥浆里打转出不来。

我从龙川请来十多名民工,从茂名运来柏油,从山区买回柴

头,哪里有烂路,我们就在那里垒起灶,煮柏油抢修公路。

乌黑的柏油把我熏染成一个“黑面佛”。风吹日晒,烟呛火燎不

在话下。有一次我在抢修公路时,遇上一位前来找我介绍工作的老

乡。他一见我这副“不光彩”的尊容,立即被吓跑了。回到乡下之

后,他到处给我做“广告宣传”,说“此人在深圳工作几十年,熬到

办经济特区也捞不到一官半职,还被人赶去修马路,肯定是犯了大

错误!”结果这么一传,我们家乡再也没有人来找我介绍工作。想方

设法解决如厕、垃圾清理难题

经济特区建设序幕拉开,人口大幅度增长,城市基础设施跟不

上。最突出的是公厕问题。当时整个老街才三间厕所,整个深圳镇

男女蹲位才120个,一个公厕位千人争用,公厕门口日夜排起长

龙。

没办法,我们就去买了30多个大的汽油桶,破开来满街放,大

概10到20米就放一个,让人家上厕所也好,放垃圾什么的都好。

大概一个星期后,人员才逐步往深圳各个地方分散去。

越来越多人来到了深圳,田地都变成了建筑工地,工地上盖起

了工棚,连垃圾都没办法清运,垃圾满天飞。当时只有一个环卫

站,总共才14个人。也是没办法中想出了办法,开始家家户户收垃

圾费,请来了工人保洁队清理垃圾,买了两部车,新设了垃圾停放

场,才解决了问题。

3年多灭了14万只老鼠

罗湖建设全面开花后,原有的天然排水系统不复存在,新的排

水系统又未全面建立,出现了市政设施替换期的空隙。特别是地块

开挖后,形成了坑塘,大量滋生蚊虫。漫山遍野的平地细土,令老

鼠“移居”到居民点“定居谋生”。工棚工地首当其冲,疟疾开始在

部分农民工中流行。1979年,疟疾报告有7例,到1983年,有

4341例。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消灭蚊蝇鼠蟑成为城管部门的

头等大事。我们接连多次安排全市统一灭蚊。选择风静雾重的晚

上,在靠近居民点的田野上,堆起了一堆堆洒过药物的草料,用毒

烟薰杀野蚊;居民住户同时家家点香喷药,一齐灭蚊。我们还用解

放牌汽车装运着四五个用旧汽油桶盛载的稀释药液,喷洒公路两旁

的水沟;把专用溶液放入污水塘杀蚊虫,甚至用废柴油封闭水面,

闷杀孑孓。

在1982年3月1日至3日那几天,我们动员卫生防疫人员,用

蚊帐布做成捞箕,打捞活孑孓。以每斤孑孓2.5元的奖励价收购。

三天共出动233人次,捞得孑孓858.35斤。我们点算过,一克孑孓

有666条。以此推算,我们一举消灭了28583万多条孑孓。按当时

10万人口计,每人可以少受2858只蚊子骚扰。

灭鼠工作较为艰巨,但战绩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