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
《高粱》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
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1.1任务来源
1.1.1标准下达计划(包括标准下达计划文件、标准名称、第一起草单位等)
GB/T8231—2007《高粱》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是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项目计划编号T-449,
由内蒙古自治区粮油标准质量监测中心负责修订工作。
1.1.2标准计划项目调整(如有,请写明申请调整的具体内容、理由和依据等)
无。
1.1.3标准制修订的背景、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高粱作为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是世界第五大粮食作物。高粱最主要的两大用途为食用(含酿酒)和饲用。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耐高温等多重抗逆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高粱籽粒被广泛地用作口粮、饲料、酿造和生物燃料的原料。近年来国内高粱种植面积略有提高,
我国高粱籽粒主要被用来酿造各类名优白酒,形成了独特的酿酒产业。
2007年颁布的GB/T8231—2007《高粱》,距今已有16年之久,随着我国粮食市场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原标准的主要内容、检验方法均需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学进步要求做适当调整。本次对《高粱》标准的修订,更有利于高粱的收购、市场流通和监管,以满足标准的适
用性、时效性及消费者在不同时期对高粱品质的需求。
1.2协作单位(除第一起草单位外的其他起草单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贵州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安徽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四川省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包头市检验检测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北京市食品检验研究院(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宜宾市粮油质量监测站、凉城县忆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贵州珍酒酿酒有限
公司、贵州国台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等检验
3
机构和企业参与了标准的起草工作。
1.3主要工作过程(应包括标准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报批
阶段等)
2023年初接到标准修订任务下达通知后,我中心组织专家成立标准起草组,并进行分工,明确了实施进度。起草组工作主要分为:调研、样品收集、实验室
检验、文献收集、标准起草、征求意见和预审等。
2023年3月,标准起草组通过网络、书籍、期刊等方式,查阅了相关标准和文献,对标准起草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5月初,标准起草组赴高粱主要种植加工省份贵州省、四川省及山西省开展调研。目前国内高粱收购及加工的主要用途为酿酒。贵州省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其加工原料均为糯红小高粱,四川省则以五粮液为代表,浓香型及清香型白酒的加工原料包含5种,高粱占比均为36%,其它原料南北方占比略有不同,为玉米、小麦、大米和糯米。这些企业在收购和加工中一直执行《高粱》国家标准,并对执行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起草组收集并整理了各企业的实验数据和建议,了解了国内高粱的主要质量状况,查阅了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相关标准,收集、整理采集样品并开展各项指标的检测,在对高粱质量状况分析验证的基础上,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
构和起草规则》规定的表述方法及要求,编写起草了标准工作组讨论稿。
2023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粮油标准质量监测中心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高粱》国家标准修订专题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全国粮标委原粮及制品分技术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贵州省、安徽省、四川省、辽宁省、陕西省、湖北省、浙江省、福建省、遵义市、宜宾市、包头市等粮油检测中心及国内高粱主要种植加工企业,就标准修订工作组提出的《高粱》标准讨论稿进行研讨,起草组根据此次研讨会专家意见修改完
善文本。
2023年9月—11月,起草组分别前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调研高粱收获质量
状况,前往赤峰市调研高粱收购质量情况,形成了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稿。
2024年1月,申请通过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政府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
意见。
4
1.4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主要起草人邱庆丰召集编制组整理收集的高粱实验数据,初步形成标准修订的主要方向。徐广超对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提出建议;贾俊亭、袁毅、杨堰锟、孙扬、刘青、任道援、李梅、李辉组织并协调参与起草单位对高粱收购加工企业开展标准适用性调研,采集主产地样品;季一顺、杨军、于加乾、成志平、孙峰成组织其他起草单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