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pptx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间;史料: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朝廷又一次通令各省选派学生到西洋各国求习专门学业。二十九年(1903年)颁布了学生章程。这时,已经实行了对各级学堂毕业的人授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名衔的办法,而且规定按照科举考试制度通过会试的人还必须去京师大学堂分门肄业。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间;根据材料一、二,概述“癸卯学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癸卯学制”颁行的意义。;材料一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禄、张之洞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摘编自徐惟诚著《中国大百科全书》;时间;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我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时间;时间;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2、北洋政府(1912-1928年);事实上,凡是参加文官考试的人,都是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很差的中下层知识分子。正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差,才想通过考试这个途径改变自身现状和自身地位,把文官考试作为工具。然而文官参加文官考试被录取的知识分子得不到任用,而无须参加考试却有社会关系的人,通过各种途径同样可以入仕为宦,官运亨通。尤其是1915年以后推行甄别、甄用制度,更是为上层人士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摘编自尹全海《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度述评》;

内容;

内容;民国中后期(1937—1949年)公务员制度施行艰难,流于形式的原因;干部是一个统称,在公务员里领导也可以叫干部,其他军区的领导也可以叫干部(非公务员)等等。

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干部身份里分行政编制、事业编制,而公务员就是党政机关里具有干部身份的那部分人中具有行政编制的那部分。事业编制的虽然是干部,但不是公务员。;;根本原则:党管干部;;建公务员制度的意义;;国家公务员制

度正式形成;为什么都实行考试制度,晚清的科举制度备受诟病,民国的文官制度漏洞百出,而今天的公务员制度生机焕发呢?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