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

初中科学: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要点详解

知识点1植物的感应性

1.植物感应性的概念

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

2.植物的向性运动

(1)概念:根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使其不能整体移动。但是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却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运动。

说明向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2)植物常见的向性运动

①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植物向光生长的特性是普遍存在的。

②: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说明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③向水性:植物的根朝向水充足的地方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④: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3.植物的感性运动

(1)概念:植物体能感受机械震动、烧灼、电触、骤冷、光暗变化等各种刺激,并产生运动,但与刺激的方向无关,植物的这种运动属于运动。如含羞草叶子的运动。

说明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举例:

①捕蝇草、猪笼草等食虫植物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

②凤凰木、酢浆草等植物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改变的刺激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便闭合下垂。

例1下列使幼嫩植株向右上方生长(如图)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花盆右侧的土壤中多浇水施肥

B.把花盆放在窗台让其单侧照光

C.人工控制植株按要求的方向生长

D.把花盆在室外空旷处横放一段时间后再正放

知识点2植物激素

1.植物激素的介绍

(1)植物激素的定义: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称为。

(2)种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

2.植物生长素

(1)产生部位:胚芽的。

(2)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特点:生长素浓度较低时,可以植物的生长;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会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高浓度的生长素可用于防治杂草。

(4)分布:由光照条件决定。当受到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分布多;当阳光均匀照射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均匀分布。

3.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实质

植物的尖端组织能够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一侧运输,所以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生长慢;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于是植物就向光的方向弯曲生长。

4.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1)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2)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4)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例2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内,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小洞的暗箱内,如图所示。几天后发现A植物向上生长,而B植物向小洞处弯曲生长。此实验可以说明()

A.阳光能促进植物生长

B.植物茎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

C.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分布有关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光线

易错点拨

易错点理解探究向光性的实验

例3图1和图2是生长素发现的两个相关实验。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1是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图2是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利用琼脂块探究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的实验②图1实验能够说明向光性的产生与尖端有关,感光部位是尖端③图2实验说明能够产生促进生长物质的部位是尖端下部④根据图2实验可以推测:植物的弯曲生长可能和促进生长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生长素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综合应用

例4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