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DZ/TXXXXX—XXXX
1
水热型地热资源回灌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热型地热资源回灌设计基础、回灌系统设计、回灌井及回灌设施建设、回灌系统运行监测和回灌井维护、报告编制与资料归档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水热型地热资源回灌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615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DZ/T0260地热钻探技术规程
DZ/T0330砂岩热储地热尾水回灌技术规程
DZ/T0331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
DZ/T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水热型地热资源回灌reinjectionofhydrothermalresources
将水热型地热资源流体进行人工回补的过程。
地热资源评价要素assessmentfactorsofgeothermalresources
评价地热资源状况的参数。
注:包括地热流体资源储量、压力(水位)、温度和化学组分。
地热尾水geothermaltailwater
从热储层抽取的经热能利用后温度下降的地热流体。
回灌系统reinjectionsystem
由回灌井和回灌设施、供回管线以及监测设施等构成的地热回灌完整体系。
自然回灌naturalreinjection
依靠高出区域水位的井筒水柱重力作为驱动力进行回灌的方式。
加压回灌pressurizedreinjection
依靠外力(压力泵等设备)作用增加压力进行回灌的方式。
单位回灌量reinjectionquantitypermeterlength
回灌井水位每米升幅的流体日回灌量,单位:m3/d·m。
地热可回灌量permissiblereinjectionquantity
保持地热资源评价要素(3.2)相对稳定时地热田或开采区可接受的日最大回灌量,单位:m3/d。
2
DZ/TXXXXX—XXXX
3.9
地热流体回灌率geothermalreinjectionquantityrateforasystem
一定时间内,一个采灌系统中回灌的地热流体总量与实际开采的地热流体总量之比。
注:采灌系统由开采井和开采设施、回灌井和回灌设施、供回管线以及监测设施等组成,地热流体回灌率表征采灌系统的回灌程度,用百分数表示。
3.10
回灌衰减reinjectionattenuation
在回灌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原因造成的回灌能力随时间逐渐下降的现象。
3.11
回扬pumplifting
利用提水设备在回灌井抽取流体,将回灌产生的杂质、淤积物排出回灌井并疏通井筒和储水空间连通性的过程。
4总则
4.1目的
保持地热田(或开采区)地热资源要素的相对稳定,减少地热流体直接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
4.2基本原则
4.2.1有利于地热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
4.2.2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开展回灌工作。
4.2.3兼顾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境友好,体现最佳综合效益。
4.3总体要求
4.3.1水热型地热资源回灌工作应在地热资源勘查程度达到可行性勘查或开采阶段的基础上布置,单井回灌及回灌量规模较小的项目可在地热资源达到预可行性勘查阶段的基础上布置。
4.3.2热能利用后的地热尾水、地热供水管道中未受污染的地热原水可进行地热资源回灌;其他水源(如地表水、地下水)应在分析、试验、监测、论证回灌不破坏地热资源评价属性的条件下进行地热资
源回灌。
4.3.3热能利用项目应开展回灌,回灌温度宜不低于25℃,热补给能力强的热储回灌温度可适当降低。
4.3.4回灌应与开采为同一热储层。
4.3.5回灌量应小于可回灌量。
4.3.6地热资源回灌应开展监测和维护。
4.3.7地热资源回灌工作应注重安全生产,相关要求参照《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要求》执行。
5回灌设计基础
5.1收集或开展调查获取相关资料,内容如下:
a)热储类型、岩性与厚度、分布与埋藏条件、孔隙与裂隙发育程度;
b)储层温度场分布与梯度;
c)流体压力场分布与变化;
d)流体化学组分分布与特征;
e)单井回灌能力;
f)靠近城市建成区和人口、建筑密集区的回灌项目,还应开展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调查,收集周边建筑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资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下水统测技术要求》(报批稿).docx
-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编图规范》(报批稿).docx
- 《工矿废弃地土地复垦水土环境质量调查评价规范》(报批稿).docx
- 《观赏石鉴评 大化彩玉石》(报批稿).docx
- 《观赏石鉴评 灵璧石》(报批稿).docx
- 《观赏石鉴评 雨花石》(报批稿).docx
- 《火灾调查视频图像检验鉴定技术规范》 (报批稿).docx
- 《火灾调查视频图像检验鉴定技术规范》 (报批稿).pdf
- 《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统计方法》 (报批稿) 编制说明.docx
- 《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统计方法》 (报批稿).docx
- 《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要求》(报批稿).docx
- 《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要求》(报批稿).pdf
- 《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监测规范》(报批稿).docx
-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 50 000)》(报批稿).docx
- 《微动探测技术规程》(报批稿).docx
- 《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技术指南》(报批稿).docx
- 《消防车辆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第1部分:车载信息采集与传输装置》 (报批稿).docx
- 《消防车辆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第2部分: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报批稿) 编制说明.docx
- 《消防车辆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第2部分: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报批稿) 编制说明.pdf
- 《消防车辆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第3部分:上装系统输出信息通信协议》 (报批稿) 编制说明.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