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华护理学会成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团标解读一、T/CNAS10─2020都规定了成人肠内营养支持哪些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基本要求、操作要点、并发症护理及健康教育。(一)T/CNAS10─2020都牵涉到哪些术语和定义?那是怎么一回事呢?术语和定义?病情变化成人肠内营养支持术语和定义肠内营养支持1、肠内营养支持?nutritionsupport在患者饮食不能获取或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肠内途径补充或提供维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2、胃残留量?gastricresidualvolumes胃内未排空的内容物体积,组成成分包括唾液、胃液、十二指肠反流液和肠内营养液,可使用注射器经胃管抽出来衡量。胃残留量?胃潴留经皮胃造瘘管空肠造瘘管术语和定义?病情变化成人肠内营养支持术语和定义肠内营养支持3、胃潴留?gastricretention胃内容物积聚而未及时排空的异常状态,呕吐出4~6h前的食物或空腹8h以上,胃内残留食物,仍200ml者,表明存在胃潴留。4、经皮胃/空肠造瘘管?percutaneousgastrostomy/jejunostomytube通过手术或内镜/影像等技术经腹部体表、胃/空肠前壁穿刺,置入的连接胃/肠与体外的造瘘管路。胃残留量?胃潴留经皮胃造瘘管空肠造瘘管T/CNAS10-2020都有哪些基本要求?病情变化1、应遵医嘱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了解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方法。2、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应评估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时识别并处理并发症。3、应在喂养管外露端和肠内营养输液器上粘贴肠内营养标识,使用专用输液架输注。成人肠内营养支持都有哪些操作要点?病情变化成人肠内营养支持操作前评估、准备肠内营养制剂、实施、喂养管的维护、冲管四大方面的内容,掌握了这五大块的操作要点,T/CNAS10-2020之精髓,你算是领悟和掌握了。(一)操作前评估病情变化1.应评估患者的合作程度,有无腹部不适、腹泻、胃潴留等情况。2.应评估患者目前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喂养管位置及喂养管路通畅情况。(二)准备肠内营养制剂病情变化1、应现配现用,配置过程中应避免污染。2、配置的肠内营养制剂常温保存不宜超4h,超过4h应置于冰箱冷藏,24h内未用完应丢弃;成品肠内营养制剂应根据产品说明保存。3、肠内营养制剂应与其他药物分开存放。(三)实施病情变化3、一次性输注者,可使用注射器缓慢注入喂养管,根据营养液总量分次喂养,每次推注量不宜超过400ml。4、间歇重力滴注者,可将肠内营养制剂置于吊瓶或专用营养液输注袋中,通过肠内营养输液器与肠内营养喂养管连接,通过重力滴注方法进行分次喂养。1、无特殊体位禁忌时,喂养时应抬高床头30°~45°,喂养结束后宜保持半卧位30~60min。2、宜将营养液加热至37℃~40℃。持续输注营养液时,可使用肠内营养输液器专用加温器。(三)实施病情变化5、持续经泵输注者,可在间歇重力滴注的基础上,使用肠内营养泵持续12~24h输注,速度应由慢到快,先调至20~50ml/h,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6、分次推注和间歇重力滴注每次喂养前应检查胃残留量;重症患者持续经泵输注时,应每隔4~6h检查胃残留量。7、应每4~6h评估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情况。(三)实施病情变化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项目0分1分2分5分腹痛/腹胀无轻度感觉明显,会自行缓解或腹内压15-20mmHg严重腹痛/腹胀感,无法自行缓解或腹内压20mmHg恶心/呕吐无有轻微恶心,无呕吐恶心呕吐,但不需要胃肠减压或胃残余量250ml呕吐,需要胃肠减压或胃残余量500ml腹泻无3-5次稀便/d,量500ml稀便5次/d,且量500-1500ml稀便5次/d,且量1500ml注:0~2分:继续肠内营养,维持原速度,对症治疗。3~4分:继续肠内营养,减慢速度,2h后重新评估。≥5分:暂停肠内营养,重新评估或更换输入途径。(四)喂养管的维护病情变化1经鼻喂养管1)宜采用弹性胶布固定喂养管。2)应每天检查管道及其固定装置是否在位、管道是否通畅、喂养管固定处皮肤和黏膜受压情况。3)长期置管时,应每隔4~6w更换导管至另一侧鼻腔。(四)喂养管的维护病情变化2胃造瘘/空肠造瘘管1)应对造瘘周围皮肤定期进行消毒和更换敷料,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2)置管后48h,可轻柔旋转导管90°再回位,1次/d,逐步旋转增加180°~360°再回位。3)外固定装置应与腹壁皮肤保持0.5cm间距。(五)冲管病情变化1间歇重力滴注或分次推注时,应每次喂养前后用20~30ml温开水脉冲式冲管。2持续经泵输注时,应每4h用20~30ml温开水脉冲式冲管一次。3每次给药前后和胃残留量检测后,应用20~30ml温开水脉冲式冲管。4对免疫功能受损或危重患者,宜用灭菌注射用水冲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