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模拟试卷四
[单选题]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卡路里的日需求量逐渐减少,而对维(江
南博哥)生素的需求却日趋增多。因此,为了摄取足够的维生素,老年人应当
服用一些补充维生素的保健品,或者应当注意比年轻时食用更多的含有维生素
的食物。为了对上述断定做出评价,回答以下哪个问题最为重要?()
A.对老年人来说,人体对卡路里需求量的减少幅度,是否小于对维生素需求量
的增加幅度?
B.保健品中的维生素,是否比日常食品中的维生素更易被人体吸收?
C.缺乏维生素所造成的后果,对老年人是否比对年轻人更严重?
D.一般地说,年轻人的日常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是否较多地超过人体的实际
需要?
E.保健品是否会产生危害健康的副作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题干的议论要成立,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年轻人的日常食物中的
维生素含量,并非较多地超过人体的实际需要,否则,如果年轻人的日常食物
中的维生素含量,实际上较多地超过人体的实际需要,那么,老年人只要维持
年轻时的日常食物就可以了,不需服用一些补充维生素的保健品,或者比年轻
时食用更多的含有维生素的食物,因为年轻时的日常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超过
实际需要的维生素,这部分超出的量正好可以用来补充老年人增长的需要,这
样题干的议论就不能成立。D项的问题涉及的正是这个条件,因此对于评判题干
至关重要。
[单选
题]2.
A.R<P<Q
B.P<Q<R
C.Q<P<R
D.P<R<Q
E.A、B、C、D均不正确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单选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似数3.10与近似数3.1的精确度一样
B.
C.近似数3.10与近似数0.310都有三个有效数字
D.将3.145精确到百分位后,有四个有效数字
E.近似数3.145与近似数0.310都有三个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A项,3.10精确到百分位,而3.1精确到十分位;B项,3.1×103
为精确到十分位,而3100为精确到百位;C项,有效数字是指从左边非零数字
开始数起,所有数字的个数,故3.10和0.310都有三个有效数字;D项,3.145
精确到百分位后为3.15,有三个有效数字;E项,近似数3.145有四个有效数
字,而近似数0.310有三个有效数字。
[单选题]4.我国多数企业完全缺乏“专利意识”,不懂得通过专利来保护自己
的合法利益。中国专利局最近对500家大中型企业专利工作的一次调查的结果
表明,在科研或新产品规划时制定了专利计划的仅有26%。以下哪项如果为真,
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在被调查的500家企业以外,有一部分企业也制定了专利计划。
B.一些企业不知道应当怎样制定出专利计划。
C.有不少企业申请了很多专利,但并没有制定专利计划。
D.“专利意识”的培养是长期的任务。
E.制定了专利计划的企业不一定就牢固地树立了“专利意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题干的结论为:我国多数企业完全缺乏“专利意识”,不懂得通过
专利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论据为:500家大中型企业中仅有26%在科研或新
产品规划时制定了专利计划。C项如果为真,则通过企业申请很多专利而说明企
业具有“专利意识”,懂得通过专利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削弱了上述论
证。
[单选题]5.一辆汽车油箱中的汽油可供它在高速公路上行驶462公里或者在城
市道路上行驶336公里,每公升汽油在城市道路上比在高速公路上少行驶6公
里,则每公升汽油可供该汽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多少公里?()
A.16
B.21
C.22
D.23
E.27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单选题]6.某教育专家认为:“男孩危机”是指男孩调皮捣蛋、胆小怕事、学
习成绩不如女孩好等现象。近些年,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儿童教育专家关注的一
个重要问题。这位专家在列出一系列统计数据后,提出了“今日男孩为什么从
小学、中学到大学全面落后于同年龄段的女孩”的疑问,这无疑加剧了无数男
生家长的焦虑。该专家通过分析指出,恰恰是家庭和学校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导
致了“男孩危机”现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该专家的观点提出质疑?
()
A.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呵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男孩发散思维的拓展和冒
险性格的养成。
B.现在的男孩比以前的男孩在女孩面前更喜欢表现出“绅士”的一面。
C.男孩在发展潜能方面要优于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北京朝阳区初二(下)期末数学及答案.docx VIP
- 小王子英语剧本.docx
-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课件.pptx VIP
-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前各地高三模考理解性默写汇编含答案.pdf VIP
- (高清版)B-T 19812.6-2022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6部分:输水用聚乙烯(PE)管材.pdf VIP
- 拓展探究类试题-2024年中考数学必考题型(学生版).pdf VIP
-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小升初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4 Healthy food Part B Let’s learn 课件(共32张PPT).pptx VIP
- 2023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招聘《机动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 2023温州中考科学卷(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