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1、“菊花”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寄托了不同的情怀。以下诗句
中的“菊”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最接近的一项是()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D.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参考答案:C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意象的理解与积累,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诗句中的意象以及意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题过程】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为:强欲登高去,无人
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却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
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
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诗人对和平安定的渴望。
A出自《赠刘景文》,菊花虽残败凋谢但枝干仍挺拔劲节,表现出在困境中保持傲霜斗雪的
气节。
B出自《过故人庄》,诗中的菊花盛开在优美恬静、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现出诗人对
淳朴自然、闲适恬静的田园深厚的喜爱之情。
C出自《长安九日诗》,创作于南朝陈国归隋之后,抒发了诗人思乡念亲之情和亡国之痛。
诗人想象故乡篱菊,表达的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D出自《饮酒(其五)》,“采菊”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表现出诗人恬淡
闲适的心境。
故选C。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金城北楼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
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
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
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
至今羌笛怨无穷。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
B.“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作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豪迈之情。
D.尾联写对边关形势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
参考答案:C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古诗词曲常用的意象典故能力。作答时首先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
义。必须了解典故原意内容,因为它和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其次,明确诗人对所引用的典故的态度。必须明确作者是明用还是暗用,是正用还是反用,
是正引还是化引等。明确这些,答题才有方向。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最后,答题时既要概括原来典故的内含意义,更重要的是揭示出诗人在这里引用典故的现实
意义。这样答案才能完全而准确。
【解题过程】
本题考查分析古诗词曲常用的意象典故能力。颈联写诗人追思历史旧事,对人生际遇,祸福
更替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内心因不得志而郁结的愁思仍然溢于字里行间,不是抒发能一展雄
才的豪迈之情。
故此题答案是:C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传说他曾经在浙江省绍兴市兰亭池畔“临池学书”,日复一日,废寝
忘食地苦学各家书法之长,为节省时间,身边的池水竟成了他顺手涮笔的方便之处,天长日
久,一池清水被染得墨黑墨黑的。王羲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也喜欢书法,他向父亲讨求练字
的秘诀,王羲之要他用院中的十八口大水缸中的水磨墨,直到水全部用完了为止。王献之夜
以继日地舀水研墨苦练,终于练得一手好字,直到后来成就竞与父亲齐名,在书法史上并称
“二王”。
下列古诗词中化用了材料三中王羲之“临池学书”典故的一项是()
A.王冕的《墨梅》B.王安石的《梅花》、
C.陆游的《卜算子•咏梅》D.卢梅坡的《雪梅》
参考答案:A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古诗词曲常用的意象典故能力。作答时首先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
义。必须了解典故原意内容,因为它和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其次,明确诗人对所引用的典故的态度。必须明确作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2修辞手法精选习题试卷(含答案) .pdf
- 四年级上学期语文修改病句周末练习题浙教版 .pdf
- 浙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句子修改专项强化练习题含答案 .pdf
- 2024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 .pdf
- 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练习题 .pdf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按要求写句子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pdf
- 关联词练习题及答案 .pdf
- 冀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校园植物观察》同步练习1精选精品.pdf
- 《送元二使安西》阅读题和答案送元精品 .pdf
- 【观评记录】《白杨礼赞》_语文_初三_吕建彬 .pdf
- 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1) .pdf
- 2024年中考语文 专题练习 知识积累及运用 二(50题含答案解析) .pdf
- 教科版2024--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九精品.pdf
- 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假期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pdf
- 面积计算练习题 .pdf
- 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5课探寻新航路练习题2(含答案) .pdf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课后练习题 附近答案 .pdf
- 三年级数学下册 列式计算+应用题专项练习(1) .pdf
- 明湖居听书 练习题 .pdf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