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件: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27张)【课件32】.ppt

高中课件: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27张)【课件32】.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1046年——前771年)(前2070年——前1600年)(前1600年——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春秋春秋,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战国,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三、孔子和老子四、百家争鸣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上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齐桓公越王勾践齐桓公吴王阖闾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楚秦韩魏赵燕齐燕齐赵燕齐魏赵燕齐韩魏赵燕齐楚韩魏赵燕齐燕齐魏燕齐韩魏燕齐楚韩魏燕齐秦楚韩魏燕齐赵秦楚韩魏燕齐楚晋齐秦燕匈奴燕楚秦晋赵魏韩三家分晋齐田氏代齐燕楚秦战国初期形势图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春秋五霸(1)三家分晋(2)田氏代齐(3)七国形成:齐、楚、秦、燕、赵、魏、韩2、战国七雄3、华夏认同(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相邻的戎狄蛮夷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2)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1)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2)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1)工商业繁荣,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2)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反映了当时货币流通广泛,商品经济发展。乐毅改革胡服骑射改革邹忌改革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申不害变法吴起变法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2、商鞅变法(1)时间:(2)内容:(3)结果:公元前356年(4)影响:经济军事政治社会(1)重农抑商,奖励耕织;(2)“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1)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2)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2、商鞅变法(1)时间:(2)内容:(4)影响:公元前356年(1)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2)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3)结果: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孔子,名丘,字仲尼,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晚年到鲁国,主要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工作。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公元前551-公元前479生平儒家学派代表人孔子三、孔子和老子主张1、思想:2、政治上:3、教育方面:核心思想是“仁”,意为关爱他人;(1)主张“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2)克己复礼,即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1)主张“有教无类”(2)创办私学(3)整理六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孔子三千弟子”诵读《论语》老子《道德经》书影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的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称太上老君。生平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老子道家学派代表人三、孔子和老子老子《老子》又称《道德经》1、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道”,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2、朴素辩证法,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3、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思想主张著作约公元前571年~公元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