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卷画中舞台美术艺术形式——以《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为例.docVIP

浅谈长卷画中舞台美术艺术形式——以《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长卷画中舞台美术艺术形式——以《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为例

与现代绘画依照市场价格的标准进行衡量比较,中国古代画师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是作品的表现对象。这其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只有个人对于审美、宇宙、自身的感知和定义的不同,这在舞台美术艺术形式上的表现颇为显著。

长卷画在进行舞台美术的解读时需要按场次展开,就像舞美设计需要依据文本的场次进行一样。解读长卷画中的舞台美术艺术形式,就要剖析长卷画的画意,分割画面。其中,怎样分割是关键。合理的分割要依托画意的主题来判断,先判断画面的主体对象,而后根据整体的布局分割将其成段。下面,我以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为例,谈一下中国长卷画中的舞台美术艺术形式。

一、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朱良志在《南画十六观》中写道:“子久绘画穆神秘的特性,体现在形式秩序上,是他的画显示出浑然无迹的特征:画中迷离的笔墨形式,笔墨所创造的华丽空间结构,此空间结构中所隐含的节奏,此节奏所传递出的天国逸响——韵律,还有整个形式所蕴含的深沉生命感觉,所有这一切,都使子久的很多画,像一部有着复杂秩序的音乐作品,浑然难分,任何局部限于形式的技术分析,都无法接触他的妙韵[1]。”《富春山居图》尤其如此,看似笔简墨清,实则气韵浑厚。就像“大音”并非乐器堆杂,复调满篇,而是不枝蔓、不繁杂的游刃有余。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黄公望所作的纸本水墨画。此图经沈周、文彭、董其昌等名家题记。后被烧成两段,一段名曰《剩山图》,纵32厘米,横51.5厘米,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另一段名曰《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7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原画是描写浙江富春江一带的山水景色。所画的富春江两岸坡陀起伏,林峦深秀,似初秋景色。鲜有亭台村舍,渔舟小桥,令人神游向往、目不暇接。由于人为原因,《富春山居图》被截成两段。而分割画面前必先剖析画意,因此画跋中提道:“……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布置如许逐旋填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从而得知,大痴先生先是对富春的山水结构进行勾勒,而后开始逐一点墨填色,历经三四年犹未封笔,后从山中取回,渐渐完成。被烧毁的部分画面无从考据,更无法考证其尺寸,我们暂且不做假定,按其现存的画面整体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将《剩山图》看作第一幕剧。整个“舞台”上,江河两岸的山体从“下场口”延出,成左右分布状。中景处的山峦不显,至高顶又成前后趋势,草木石叶零零散散布于山脊。“舞台”正中的山脚下与“上场口”稀有茅舍、木桥,树木零落在延山势修建的岸道上,缓缓排开。推至近景,“天幕”处山峰三座,其中右边山峰靠前,与河对岸山势的整体布局遥相呼应。

第二幕《无用师卷》最右端起手,“台口”处树木三三两两,亭台屋舍掩蔽其中。“天幕”山影“一字”排开,偶有独峰。随着“戏剧”的进行,中区山峦慢慢进入眼帘,树木、房屋紧随山势而立,庞博的山势左右矗立、前后绵延,似乎将河水一分为二。仔细究来,原来是“绕道而行”,从主体山峰“上场口”后缓缓流出,涌向“前台”。越过主体山峦,又一山体由“天幕”伸出,直逼“台口处”。在此处,山体与“观众”之间的是江河之中的一粒独舟。继续进行,“舞台”上没有了远峰高山,取而代之的是坦露的河岸和点点枝木,此处舒缓之极,是满目丰荣后的一丝静彻。“结尾”处,设计师“峰回总览”,以“中区”独峰直通“檐幕”,与“天幕”驼峰呈“十”字形,寓意“十全十美富春山景”。

《富春山居图》中只有两名“演员”,一位是大痴先生,另一位就是“观者”,“观者”是有意的,而大痴先生是无形的。天地之大,大不过人心,富春山之美,只为一人耳。

直线严谨,曲线绵延,《富春山居图》整体布局中优美的气息曲线随处可见,这也是对气势之美的直接诠释,由局部曲线美组成整体气韵,贯穿于《富春山居图》始终,生动而又平和,饱而不满,处处皆留有余地。富春山的“设计”稀疏有秩,挥洒之间灵动真趣,以静制动,以缓制急,以淡雅至丰茂,以未尽至完满。整出“戏”不紧不慢,不急不缓,娓娓道来。不管是山还是树,是水或是路,都似春风故人,使人心悦诚服。观赏其中,如遇友人浅谈,虽微言淡语而不失宏宇磅礴。正所谓大道至简、大成若缺是也。

二、仇英的《汉宫春晓图》

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以春日晨曦中的汉代宫廷为时空背景,描绘了后宫佳丽的百态。其中,尚包含画师毛延寿为王昭君写像的著名故事。通幅画构景繁复,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除却美女群像之外,附融入琴棋书画、鉴古、莳花等文艺休闲活动。

不同于《富春山居图》,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中人物之多样,品类之繁杂,故事之丰富,可以说是“移步一景,一景多事”。就图中事态可简要分割画面,从而可以总结各场次。而图中的人物也是整出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