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仇英《汉宫春晓图》人物服饰艺术特征研究
引言
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是中国人物绘画史上的杰出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长卷采用的是俯瞰式全景构图,有着细致严谨的笔法,鲜艳明丽的色彩,意趣典雅,汲取了前人仕女画作品的优点,再加上作者本人的临摹功底和创造力,描绘了一幅在汉宫中,宫妇,宫女,侍卫等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面卷首在烟云朦胧中有柳树轻扬,视线跨过院门高墙,院内奇花异草,奇珍异树,仕女三三两两进行各种活动,画面开始几位仕女与孩童倚栏观景,随着画面向前,有仕女梳妆打扮,弹奏乐器,和乐而舞,读书游戏,下棋刺绣,还有经典的毛延寿为昭君写像的场景。这幅长卷色彩虽然艳丽但整体氛围妍丽秀美[1],正如明代谢肇制《五杂俎》记述:“仇实父虽以人物得名,然其意趣雅淡,不专靡丽工巧,如世所传汉宫春,非其质也。”这幅作品虽名为“汉宫春晓”,但从服饰特点上来看,并不具有汉朝服饰的特点。仇英《汉宫春晓图》中落款仅有在卷尾的“仇英实父堇制”[2],周功鑫曾提到:“至于卷首的题签《仇英汉宫春晓图》,由题字的风格来看,又不似仇英和项墨林的墨迹。倘非英的原题又不是与仇英过从甚密的项墨林所题,则很可能题画名者另有其人。”那么此图原本不一定表现的是汉宫侍女,画题是后人另取的,至于为什么题画者取名为《汉宫春晓图》,大部分学者认为,与画卷中描绘的毛延寿为昭君写像的情节有关。
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种建筑和人物仕女结合的作品,命令画院绘制过四卷以此为题的画作。但是清朝时期的“汉宫春晓”画题的作品并不是单纯的模仿,更倾向于绘制好大的宫墙衬托王朝的威严。
1《汉宫春晓图》的服饰配饰特征
中国传统仕女画从春秋战国时期《人物龙凤图》一类起,发展到明朝时期的画风,不似魏晋南北朝时期充满教化意义的端庄面容,不似唐朝时期的“丰肥体”和“绮罗人物”,明朝仕女人物更加纤细柔美。明代妇女服饰的款式继承了唐宋年间,重新复兴了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与唐朝仕女服饰不同的是,明朝仕女服饰更加偏爱修长纤细,服饰风格同样丰富多变。
仇英《汉宫春晓图》中仕女面型圆润,下巴精巧,五官匀称,眉毛细长而各有神态,或高挑,或低垂,眼睛狭长,眼尾微微上翘,鼻骨俊挺,檀檀小口,下巴尖俏,在设色上采用了“三白”设色法,仕女用白色分染额头、鼻子、下巴,用来表现高低凹凸的立体效果。
服装配饰和发髻样式丰富多变,图中仕女兼具唐朝仕女风韵和明人特色,宫廷贵妇和宫廷侍女的不同阶级也表现明显。
宫廷贵妇多上身穿窄袖上衣,下身着曳地长裙,通常裙子提高束在襦衫之外,收裙束至乳上,服饰上花纹多样,多花鸟纹和几何式菱形纹样,腰带上挂有一长带状的装饰物,叫做宫绦,避免下裙飘起。很多仕女背上腰间有一条薄纱状的装饰物,上面通常有花纹,有的用金泥银泥绘制,也有的逐渐演变成为斗篷。明朝时期流行的背子,合领和对襟,还有无袖无领的比甲都有出现。宋元时期出现的男性使用的抱肚,在明朝时期成为了女性的装饰物。发髻多式多样,在明代的“去胡令”的影响下,大部分发髻样式学习唐宋,发髻上有发冠、珍珠等华丽的装饰。
宫廷侍女们发型和装饰物都比较简单,和男性侍从一样身着深色的圆领窄袖长袍,腰间系有腰带或者抱肚,衣服上同样没有花纹或配饰。画卷中还出现十六把扇子,有十五把大小不一的团扇,扇柄各有长短,长柄大团扇由侍从举着,更显尊贵。画中唯有一把羽扇,精美华丽。图中仕女借团扇表现形态,正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画面[3]。画面中,共描绘九十六名女子和描绘了十三名男子,这些男子头戴深色巾帽,身着深色圆领窄袖长袍,腰上有红色腰带做装饰,脚踩深色高筒靴。
所有服装配饰均细致入微地刻画,显示出作者强大的观察能力和塑造能力[4],诚如徐沁在《明画录》中所评述:“其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仇英除了对当时服饰姿态的细致入微的刻画,还借鉴了许多前人的表现方式。胡应麟在《少室山房集》中记载,“右实父汉宫春晓图。文寿承鎜其末,以临宋李伯时笔。其于宫中景物纤悉具备。第所图嫔御皆丰妍而寡绰约。盖子唐周昉诸人传流。体法大概尔尔。余尝于童子鸣处见戏婴图,王敬美处见拔阮图,文寿承处见捣练图,皆题昉作……岂画工傅合哉”。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发现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中有借鉴前人的痕迹,如唐朝张宣《捣练图》熨烫布料的场景,在借鉴前人作品的同时,仇英融入了明朝服装配饰和当时人民的审美要素,画中仕女垂肩长颈,柔美娇弱。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中的熨烫画面,和张萱的《捣练图》中的姿态非常相似,只是缺少了弯腰的小女孩,人物朝向作了调整改变,服饰更具有明朝特征;在吹奏乐器和舞蹈场景也借鉴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姿态与服饰都非常相似。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对绘画技法的学习,更离不开对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与感受,仇英借鉴前人精髓,加上细致入微的刻画,将仕女服饰与姿态完美展现。
2仇英《汉宫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