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的临床新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新用

摘要:补中益气汤是补益名方,主治脾虚气陷证。现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神经衰弱、内耳眩晕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过敏性鼻炎等,疗效显著。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中医药疗法;临床运用;治疗经验

NewClinicalApplicationofBuzhongYiqiDecoction

WANGXing-hua,WANGGuang-yao,YERu-jia,HECheng-ju,ZHANGHui-dun

(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23,Jiangsu,China)

Abstract:BuzhongYiqiDecoctionisatonicprescription,attendingspleenqistagnationsyndrome.Isnowusedinthetreatmentofirritablebowelsyndrome,neurasthenia,theinnerearvertigo,chronichepatitisB,chronicallergicrhinitis,etc.,thecurativeeffectissignificant.

Keywords:BuzhongYiqiDecoction;TCMtherapy;Clinicalapplication;Treatmentexperience

1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1]是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主要病因是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导致胃肠的运动与分泌机能失调。本病是一组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诱发因素较多,饮食、劳倦、环境、情绪等,都能引起突然发病。如葛某,女,18岁。慢性腹泻2年,时常发作。每次都是突然腹部不适,腹痛即泻,有急迫感,呈稀水样,泻后缓解。近期每天排便3~5次,总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兼有脘腹痞胀。形瘦体弱。舌淡,苔薄白;脉细软无力。辨证属于中气亏虚,清阳下陷。治以补中益气,升举清阳。药用: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5g,当归身15g,升麻6g,柴胡10g,橘皮6g,炒苡仁30g,厚朴6g,赤石脂50g(先煎),生甘草6g。用药3剂,腹泻减轻,2次/d,质稀溏。原方去赤石脂,加车前子15g。继续治疗半月,腹泻消失,大便1~2次/d,基本成形。该患者慢性腹泻2年,呈稀水样,形瘦体弱,舌淡,脉细软无力,属于中虚气陷,用原方补中益气,升举清阳。加炒苡仁健脾利湿,厚朴行气消痞,赤石脂涩肠止泻。药后腹泻减为2次/d,质虽稀溏,但非水泻,故去赤石脂,因金石之物,易伤胃肠。加车前子,意在利小便以实大便。

2治疗内耳眩晕症

内耳眩晕症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眩晕持续时间多为数10min,也有的可长达数小时。眩晕发作次数越多,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越长,间歇期越短。如周某,男,58岁。患有发作性眩晕8年,西医诊断为内耳眩晕症。每因疲倦、劳累、情绪紧张而发生,时轻时重。近因事烦食少而频作,服药无效。今天又突然发生,旋即倾倒,头部活动时加剧,不敢睁眼,有剧烈旋转感,呈惊恐状态,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舌质淡胖,齿痕明显,苔薄白;脉迟软无力。Bp80/56mmHg。辨证属于中气虚弱,清阳不升,脑失所养。治以补中益气,升举清阳。药用: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当归身15g,升麻6g,柴胡10g,橘皮6g,川芎12g,黄精15g,泽泻10g,甘草6g。用药1剂,当晚眩晕减轻。次日继进1剂,下午眩晕停息,能自己站立,但不敢走动。Bp104/76mmHg。继用原方,调治半月,眩晕未作。该患者发作性眩晕8年,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脉迟软无力,血压较低,都属中气虚弱,故用原方补中益气,升举清阳。加川芎活血通络,促进血液运行;黄精补益气血,以利于增强体质,并有升压作用;泽泻渗利,有助于缓解膜迷路积水。药后症减,效不更方,调治半月,病情缓解。

3治疗慢性神经衰弱

慢性神经衰弱是一组病症,含义比较宽泛,包括抑郁、焦虑障碍、紧张性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并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症状时轻时重,其波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程多迁延缠绵。超过神经系统张力的耐受限度,即可发生慢性神经衰弱。如李某,女,36岁。外贸公司部门经理,因单位工作压力较大,竞争性过强,长期患有神经衰弱,已经无法胜任工作。找西医诊治,服用营养剂和安神药,不起作用。刻诊:头昏头痛,失眠多梦,畏光怕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有时烦躁易怒。舌质淡红,苔薄白罩黄;脉弦细。辨证属

文档评论(0)

133****3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