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介绍福建三坊七巷的导游词范文(4篇)
介绍福建三坊七巷的导游词范文(精选4篇)
介绍福建三坊七巷的导游词范文篇1
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坐落着这片遐迩闻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它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
介绍福建三坊七巷的导游词范文篇2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旅游区。它位于福州市中心,占地约383500平方米。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鼎盛于明清,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它以南后街为中轴线,两侧形成坊、巷,呈鱼骨状散开。其中三坊是指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分别是杨桥巷、朗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坊巷内至今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9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更是数量众多。这里还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曾先后走出历代名人400多位,尤其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琢、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都是曾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使得这块不足400000的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从而成就了一片三坊七巷,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20—年,三坊七巷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先去看看三坊:一是衣锦坊,旧名通潮巷。宋代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0__年)陆蕴、陆藻兄弟居住在此,两兄弟才华横溢,名重一时。陆蕴官任福州知州,陆藻官任泉州知州,两人回乡时曾命名此地为棣锦坊。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H89年),王样任江东提刑,退休后也居于此地,
将棣锦改名为衣锦,以示衣锦返乡之意。二是文儒坊,旧时叫山阴巷,最初叫儒林坊,到了宋代祭酒郑穆居住于此,改为文儒坊。因为坊里除了郑穆之外,还先后住有九门提督、中国台湾总兵甘国宝,抗倭名将、七省经略张经、清光绪皇帝老师陈宝琛之父陈承裘、《福建通志》主编陈衍等儒林名士,因此称儒林坊也是名副其实。三是光禄坊,是福州三山藏之一。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以光禄大夫身份任福州知州的程师孟,常到坊里的法禅寺游览,见池畔有一块大岩石,便登石吟诗,故被称为光禄吟台,而此坊也改名为光禄坊。程师孟题吟的光禄吟台四个篆字石刻至今尚存。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去看看七巷。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古名登俊坊,后因西能通杨桥而改名。民国时因城市建设需要,已被扩建为马路,所以后来也叫杨桥路。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土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我的故乡》中,就有对这一故居的生动描述。
杨桥巷往南,就到了郎官巷,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宋代诗人陈烈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
对联写道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郎官巷再往南,就到了塔巷。塔巷有千年的历史,顾名思义,这里曾经有座塔,这便是唐代闽王王审知的部下建造的育王塔。这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曾被视为是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可惜在明代,这座塔就废弃消失了。到了清代,有人在巷内砌造了半;H的袖珍小塔,作为古迹纪念。20世纪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所立,并流传有一首赞誉他的诗: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至今仍传为美谈。
黄巷在塔巷之南,晋永嘉二年(公元320—年)固始人黄元方避乱人闽,落户于此,故称黄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人福州时,因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时均要灭烛而过,不得打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
安民巷名称的由来,也与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现你的行为风格 -DISC:提高职场沟通效率 完整版.ppt VIP
- 全球数字疗法产业报告.pptx VIP
- 是谁在敲【知识精研】一年级上册音乐粤教花城版.pptx VIP
- 第2课+开放互联——网络协议与标准+课件+2024—2025学年清华大学版(2024)B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一株双歧杆菌发酵条件的研究.pdf VIP
- 小学四年级英语校本课程.doc VIP
- 中学教育学课程.pptx VIP
- GB_T 3880.2-2024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 2 部分力学性能.docx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pdf
- 三级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考试刷题(附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