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南京市第十四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
南京市第十四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
PAGE
PAGE3
《赤壁赋》导学案
编写:夏西玲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
班别: 姓名: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2.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评价任务】
完成课堂活动一,掌握基础的文言知识;
完成课堂活动二、三,能够分析出“苏子愀然”的真正原因,探究苏东坡的性格特点和人生价值观;
【学习过程】
课前复习
课前复习
课堂活动一:吟咏古韵
一、字
初读课文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壬.戌.(
)之秋
举酒属.( )客 窈.窕.( )之章
斗.(
)牛之间
如冯.( )虚御风 桂棹.( )
溯(
)流光
倚歌而和.( )之 余音袅袅.( )
嫠.(
)妇
愀.( )然 山川相缪.( )
舳.舻.(
)千里
酾.( )酒临江 横槊.( )赋诗
江渚.(
)之上
扁.( )舟 举匏.( )尊
寄蜉.蝣.( )于天地 无尽藏.( )也 枕藉.( )
指出下例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二、词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活用词并解释。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侣鱼虾而友麋鹿。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一词多义。
扣舷而歌之。
歌 歌曰:
倚歌而和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如 纵一苇之所如。
哀吾生之须臾。之 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与枕藉乎舟中。
月出于东山之上
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三、指出下列句子类型。
①凌万顷之茫然
②而今安在哉
③而又何羡乎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课堂活动二:探究研读
(一)研读第一自然段
请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其中最能表现他情绪的那一句话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潇洒?:他看到了什么?他又想到了什么?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此时他的心情如何?
文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情结吗?第一段就出现了吗?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有抑郁、悲愤的情绪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在这之前,苏东坡在干什么?
为什么喝酒、作歌那么快乐?为什么箫还是“倚歌而和之”就变悲了呢?
苏东坡的情绪是什么牵引的?
(三)研读第三、四自然段
(三)研读第三、四自然段
1.“苏子愀然”的原因是什么?
2. 你认为客人的解说,是加重了苏子的“愀然”,还是减轻了苏子的“愀
然”?为什么?
3. 第四自然段的开头,苏东坡提出了一个问题,自问自答,请问他作答
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课堂活动三:比较阅读
请问在这一问一答中,你如何看待主客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
请问在这一问一答中,你如何看待主客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赤壁怀古》自其异者观之,则生灭者,相与流注耳,藏识无关也;自其不异者观之,则皆一佛性耳,无所谓生灭也。
——《楞伽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商标知识产权保护课件.pptx VIP
- 《内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doc VIP
- 油菜生产技术培训课件(共-83张).ppt VIP
- 2023年智能装备系统与核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pptx VIP
- 全国基层卫生技能竞赛题库基础公卫部分 中医药.pdf VIP
-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 第4课 如果我是他 课件.pptx VIP
- Unit 3 What’s the weather like第4课时 Fuel up(教学设计)英语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上册2025.pdf
- 2025秋初中历史与八年级上册上课课件 第8课 中国同盟会.pptx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pptx VIP
- 幼儿园 警察局的一天-绘本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