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
1命名下列化合物:
解:(1)4-甲基-2-乙基噻唑 (2) 糠酸(α-呋喃甲酸)
(3)N-甲基吡咯(4)4-甲基咪唑 (5) α,β-吡啶二甲酸(2,3-吡啶二甲酸)(6)β-乙基喹啉(3-乙基喹啉) (7)5-异喹啉磺酸
(8)β-吲哚乙(3-吲哚乙酸) (9)6-氨基嘌呤 (10)6-羟基嘌呤
2、为什么呋喃能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双烯合成反应,而噻吩及吡咯则不能?试解释之。
解:在呋喃、吡啶和噻吩中,杂原子分别是O、N和S。电负性是O>N>
>S,提供电子对构成具有芳香性的芳环的能力与此电负性的关系相反。因此芳香性:呋喃>吡啶>噻吩。另一方面,反应出来的共轭二烯性:呋喃
>吡啶>噻吩。因此,呋喃易与顺—丁烯二酸酐发生环加成反应而吡啶、噻吩则需反应性更强的双烯体,如苯炔、丁炔二酸脂等。
3、为什么呋喃、噻吩及吡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试解释之。
解:在呋喃、噻吩和吡咯中,具有五原子环六个π电子芳香共轭体系,符合[4n+2]休克尔规则,都具有芳香性。因此芳香性大小是:呋喃>吡啶>噻吩。这些芳环又是富电子的芳香共轭体系,易发生亲电取代。
4、吡咯可发生一系列与苯酚相似的反应,例如可与重氮盐偶合,试写出反应式。
CHN
N 652
H
X N N C6H5
N
2—吡咯偶氮苯
5、比较吡咯与吡啶两种杂环。从酸碱性、环对氧化剂的稳定性、取代反应及受酸聚合性等角度加以讨论。
解:吡咯和吡啶分子中的氮原子都是sp2杂化的。在吡啶中,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对处在未参与共轭的sp2杂化轨道上,因此吡啶的碱性很强;另外吡啶氮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吡啶易溶于水,吡咯不具备与水形成氢键的结构特征,因此难溶于水。在吡咯中,氮原子提供一对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上电子参与芳香体系的形成,因此其碱性很弱;氮原子上的氢电离后形成的负离子未破坏其芳香性,因此,吡啶的性质类似于硝基苯;为一缺电子芳香性分子,对氧化剂较不稳定,亲电取代反应活性也较高。吡啶和强酸作用可生成盐,不破坏其芳香性;吡咯和酸作用时,氮原子提供一对p轨道上的电子和酸结合,破坏了其芳香性,生成聚合产物。6、写出斯克劳普合成喹啉的反应。如要合成6-甲氧基喹啉,需用哪些原料?
解:
CHO
CH2OHHC OH
CH2OH
CH2
CH浓HSO
CH
2 4
CHO
CHOCH2
烯醇化
CHOHCH2
2NO N
2
H
CH2
N CH2
H
NHN2HO 硝基苯
NH
N
2
关环
合成6-甲氧基喹啉所需的原料:
CH2OH
H3CO NH2 ; CH OH CH3O NO2
;
CH2OH
7、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O(CH
O
BF
CO)O 3
C CH
3 2 3 CHCOOH
O 3
O
S 。 S
HSO
25C
SOH
(2) 2 4 3
O2Br
O
2
。
O25C
O
Br
NH
S(5)
S
CHMgI CH
3 N 4
H
O
C AlCl
O 3
C S
O
SO
HOOC
(6)
O
Cl
2
CHO Cl O
浓NaOH
CHO Cl O
CH2OH Cl
O COONa
8、解决下列问题:
区别吡啶和喹啉;
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噻吩;
除去混在甲苯中的少量吡啶;
除去混在吡啶中的六氢吡啶。
解:(1)吡啶溶于水,喹啉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这是由于多了一个疏水性苯基的结果。)
向混合物中加入浓硫酸,振摇,使生成的2-噻吩磺酸溶于下层的硫酸中得以分离。
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振摇,吡啶溶于下层的水中得以分离。
苯磺酰氯与六氢吡啶生成酰胺,蒸出吡啶。或根据六氢吡啶的碱性比吡啶的碱性强得多,将混合物先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酸,将六氢吡啶和酸生成的盐沉淀出来。
9、合成下列化合物:
由
CH3
N合成
N
O
NNSOO
N
N
SO
2HN N
2
H
由苯胺、吡啶为原料合成磺胺吡啶
由合成
(1)
CH3
N
HKMnO
N4
N
COOH
COCl
O
AlCl
3
N
N
SOCl2
SOCl
2
N
(2)
NH2
NH
2
3
CO)O
2
NHCOCH
3
SO
S
HOSOCl
2
C80。
C
NHCOCH
3
SOO
S
O
Cl
N NH2
SON
SO
N
HCOCHN
(1)dilHClH2N N
3
(3)
HNO
3
H
N
CH3
CH3
4
(2)OH
COOH
CH3
CH3
H
COOH
NSO
2 4
NNCH2OH
N
N
OH
NO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单元1分析.docx
- 第三单元测试卷.docx
-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x
-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教材分析.docx
-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重点.docx
- 第三方担保证明.docx
- 第三方审核首次会议发言稿.docx
- 第三季度安全工作总结.docx
- 第三讲绝对值.docx
- 第三讲溶液浓度问题.docx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