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校园欺凌:愿所有青春都被温柔以待 教案(逐句稿).docx

校园欺凌:愿所有青春都被温柔以待 教案(逐句稿).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愿所有青春都被温柔以待

一、教学理念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当一个同学受到另外一个或几个学生如下对待时,这个学生就是在受欺负:说难听的话、取笑或被叫难听的外号;将他(她)排斥在朋友之外,故意不理他(她);打、踢、推、撞或威胁;散布谣言、散布恶意小纸条以使别的学生不喜欢他(她);做其他诸如此类的伤害性事情。对于青少年来说,应学会自我保护,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不受到伤害。

二、教学目标

1.树立自我保护、保护他人的意识,防止校园欺凌发生。

2.认识到面对校园欺凌人人都有责任,不做冷漠旁观者。

3.学会有效应对校园欺凌,保护自我。

三、教法学法:

1.教法:讨论交流法、讲授法

2..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查阅资料、PPT制作。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校园欺凌片段

校园欺凌行为的主要表现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心理课堂,今天我们探索什么主题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

教师:不是所有的青春都浪漫美好的,青春也可能是悲伤的,而校园欺凌就是青春里那道明媚的伤疤,时刻刺痛着我们。对于青少年来说,应学会自我保护,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不受到伤害。

教师: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那你知道的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可以发现同学们对校园欺凌的了解还是比较多的。校园欺凌主要有五种行为,总结起来就是:打、骂、毁、传、吓。

打:受到殴打、被别人用肢体暴力恶意攻击。

骂:被恶意取笑、嘲弄、侮辱、讥讽、贬低。

毁:被故意损坏书本、衣服等个人物品或财物

传:被恶意传播谣言、诋毁、人身攻击。

吓:被恐吓、威胁、逼迫,被故意无视、被联合起来排挤。

导入采用校园欺凌视频的形式,能自然引出主题,也能引起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觉察。

请同学讨论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认识校园欺凌,检查自己的行为,现在欺凌的形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隐蔽,所以有必要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会给受害方带来心理压力,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欺凌者本人也会造成很大伤害。使其道德缺失,诚信度下降,或者因违法乱纪受到治安处罚或法律惩处,对本人、家庭成员的心理造成巨大的阴影和压力,使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得不到保证,身心健康畸形发展。

教师: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往往存在这三种角色: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

欺凌者:是指在校园内外实施欺凌行为的一方,其中包括主要欺凌者和欺凌协助者/支持者。

被欺凌者:即受欺凌者,是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最大受害者,在校园欺凌行为中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旁观者:他们不是校园欺凌事件的参与者,但目睹或听闻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在校园欺凌行为中处于旁观的位置。

校园欺凌的应对

普及旁观者效应知识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三种角色在面对欺凌时正确的做法?

学生回答:……

老师:这三种角色,大家可能也很有可能成为任意一中,反对校园欺凌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需要大家一起作出努力。

欺凌者——要及时作出改变

被欺凌者——不惹事、不怕事、会求助

旁观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欺凌者如不及时作出改变,可能会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为此可能花上成千上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特别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被欺凌者:应该如何做呢?老师总结了三条建议:不惹事、不怕事、会求助

不惹事:在与同学交往中,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无事生非,不恃强凌弱,不欺负别人,当遇到矛盾时,我们应该宽宏豁达。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务。

(2)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学校附近巷子等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平时加强锻炼,以便在危险时进行自保。

不怕事:我们善良为人,安分守己,不惹事生非,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做人的血性,可以让人任意欺负。当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退缩和逃避只会让欺凌者更加嚣张,我们要勇敢面对,通过合理和正当的途径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在面临生命安全威胁的时候,运用一切手段和力量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而作为旁观者我们能做些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冷眼旁观?请看视频——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

文档评论(0)

人间烟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爱自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