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之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文学之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元破南宋后,杂剧向以杭州为中心的南方戏剧圈转移。

第一节杂剧的南移与衰落

一.杂剧南移路线主要是沿大运河和长江水路。

(一)杭州、扬州、建康、平江(苏州)、松江等是杂剧荟萃之地。

(二)南移因素:

1.南征大军和南徙人口——杂剧观众。

2.杂剧融说唱、歌舞、表演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和慨慷劲切的音乐声腔。

3.人口流动和政治等促进南北语言汇集,形成“官话”系统,对中原话不陌生。

4.杭州勾栏瓦舍众多,提供演出场所。

二.南方戏剧圈的杂剧活动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

1.元世祖至元13年(1276)至大德(1297~1307)间。

2.代表作家是在北方已享名的作家,如关汉卿《望江亭》杂剧中插入南戏片段。

(二)第二阶段:

1.元武宗至大(1308~1311)到元文宗天历(1328~1330)至顺(1331~1332)间。

2.北方籍郑光祖、乔吉、宫大用、秦简夫等,主要创作活动在南方;南方籍如金仁杰、屈子敬等成为杂剧创作生力军。

3.杂剧及散曲被奉为“乐府”正宗,如周德清撰总结北曲音韵《中原音韵》,钟嗣成撰记述杂剧作家作品《录鬼簿》,对杂剧总结评论,对理论、经验探索。

4.创作上体现出南方人文色彩:

(1)风格趋向典雅,题材多文人韵事和仙道隐逸;

(2)伦理题旨加强,积极精神消退。

(3)“本色”“当行”并重,转为侧重辞藻华美,剧作舞台性有所忽视。

(三)第三阶段:元顺帝朝(1331~1368)到明初,杂剧走向衰落。

三.杂剧衰落的原因:

(一)体制缺陷:一人主唱形式有说唱文学痕迹,限制发挥;第4折多成强弩之末。

(二)南戏体制更优。

第二节郑光祖

一.南方戏剧圈杂剧作家成就最为突出——郑光祖,字德辉。

(一)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将他与关、马、白并开。

(二)写过杂剧18种,今存《倩女离魂》、《梅香》、《王粲登楼》、《周公摄政》、《伊尹扶汤》等8种。

(三)次本:元杂剧作家用同一题材作剧,后出者为次本;郑剧多为次本。

二.《倩女离魂》

(一)本事出于唐陈玄祐传奇《离魂记》。

(二)参照元初赵公辅作及有关说唱材料改编而成,张倩女、王文举。

(三)富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女子在礼教下的精神痛苦:

1.倩女魂魄代表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大胆冲破礼教观念,与心上人私奔。

2.现实中倩女躯体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熬煎,病体恹恹。

3.既渴求爱情婚姻,又面对礼教禁锢,是封建时代女性的真实处境。

4.倩女之魂寄寓挣脱礼教枷锁的女性心态;倩女病躯体现出礼教下女性百般无奈。

(四)词藻俊美,刻划人物细致入微。王国维:“此种词如弹丸脱手,后人无能为役。”(《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

三.《梅香》—模仿《西厢记》的爱情剧。

(一)唐裴度之女小蛮与白敏中的爱情故事,主角是婢女樊素。

(二)与《西厢记》不同:

1.将《西厢记》五本内容压缩于一本中。

2.只写青年男女发乎情止乎礼,虽对爱情有所追求,但未逾越礼教伦理范围。

3.樊素唱词说白文言化,引经据典,多带文人气息,与身份不符。

4.反映传统思想惰力对南方作家创作的影响。

四.《王粲登楼》据王粲《登楼赋》虚构而成。

(一)情节平淡,人物塑造一般,但曲文挺拔,颇具感人力量。

(二)王粲怨愤也是作者客寓他乡、沉抑下僚、终生不得志的感情吐露,是元代由北方南下的文人飘泊未遇心境的写照。

第三节乔吉与宫天挺

一.乔吉,字孟符,号笙鹤翁,又号惺道人。

(一)作剧11种,今存《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都以才子佳人爱情故事为题材,风格与郑光祖近,但语言更清丽。

(二)代表作《两世姻缘》本于唐范摅《云溪友议》,写韦皋与韩玉箫相爱。

1.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

2.曲辞跌荡生姿,颇多丽词佳句。

(三)《金钱记》写唐韩翃与柳眉儿爱情纠葛。

1.以御赐金钱串作信物,贯穿全局。

2.情节紧凑,环环相扣,曲折热闹,适于舞台演出。

(四)《扬州梦》演唐杜牧(《遣怀》)故事,牵合杜牧与张好好韵事,实写自身景况,投合元文人风流自赏的风气。

二.宫天挺,字大用。

(一)作杂剧6种,今存《范张鸡黍》、《七里滩》2种。

(二)《范张鸡黍》据《后汉书·范式传》改编成,写范式、张劭故事。

1.歌颂朋友间真挚情感的同时,抨击仕途黑暗。

2.词气激烈,痛快淋漓。

(三)《七里滩》写严子陵谢绝光武帝刘秀。

1.借古讽今,反映对现实黑暗政治的愤慨和失望,表露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2.因不满现实转向隐逸遗世的情绪,是元后期知识分子普遍倾向。

3.宫作感情激越奔放,笔力猷劲,王国维“瘦硬通神,独树一帜”(《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

第四节金仁杰杨梓秦简夫

一.金仁杰,字志甫。

(一)著杂剧7种,均为历史题材;

(二)今存《萧何月下追韩信》。

1.写楚汉之际韩信怀才不遇的苦闷与彷徨,尤其是“烟波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