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学chapter1农作学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农作学在我国的发展(2)拓宽改造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继承+发展→多方面改造与拓宽农作学(符合我国实际并能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农学专业学科)代表人物:北方北京农业大学姜秉权教授南方浙江农业大学沈学年教授三、农作学在我国的发展(2)拓宽改造阶段1961年,孙渠教授率先提出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土地用养结合的观点,符合国情,已为我国农学界所共识,并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技术原则①创新学术观点三、农作学在我国的发展(2)拓宽改造阶段②拓宽研究对象草田农作制及相关的技术理论研究(前苏联)整个农作制的范围西北农业大学钮溥教授、杨春峰教授(1977年)针对我国同一时段各种历史阶段的农作制同时并存的实际继承与发展推陈出新不断发展农作制确立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农作制度各地实际三、农作学在我国的发展(2)拓宽改造阶段③拓宽对肥力的认识以土壤团粒结构学说为基础的土壤肥力概念与“土壤-作物-气候”系统相应的“地力”概念三、农作学在我国的发展(2)拓宽改造阶段以种植制度为中心,包括种植模式、种植体制、养地制和农田防护制在内的学科体系④拓宽研究范围草田轮作制为中心的轮作土壤耕作农田管理杂草清除前苏联农作学三、农作学在我国的发展(2)拓宽改造阶段发掘和总结我国农作制度历史阶段的精华,古为今用跟踪国外农作制发展水平,洋为中用三、农作学在我国的发展(3)巩固提高和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起辽宁农科院马世钧北京农业大学刘巽浩西北农业大学杨春峰华中农业大学元生朝沈阳农业大学陆欣来东北农业大学沈菖蒲甘肃农业大学胡恒觉多途径召开学科建设和学术研讨会,交流学科发展经验著书立说,积极编写新教材三、农作学在我国的发展(3)巩固提高和发展阶段1980年全国农作学研究会(姜秉权联合沈学年、马世钧、胡恒觉、牟正国等人成立“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成立1981年在江苏农学院举办全国农作学教师培训班1982年在浙江农业大学举办第二次全国农作学教学研讨会学术会议三、农作学在我国的发展(3)巩固提高和发展阶段1983年杭州西湖召开的全国耕作学教学研讨会,由沈学年、姜秉权、马世钧主持,统一了思想,通过了“全国耕作学教学大纲”1985年于南京首次在我国举办国际多熟种植学术讨论会1986年在海城召开全国第三次农作学教学讨论会学术会议三、农作学在我国的发展(3)巩固提高和发展阶段1987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召开全国首届农作学青年学术讨论会1990年在北京召开全国少、免耕学术研讨会1994年在江苏昆山召开全国高效农作制度学术讨论会1998年在河北昌黎召开的“21世纪中国农作制度可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学术会议三、农作学在我国的发展(3)巩固提高和发展阶段教材建设1981年北京农业大学主编《耕作学》1984年浙江农业大学主编《耕作学》(南方本)1986年西北农业大学主编《耕作学》(西北本)1988年沈阳农业大学主编《耕作学》(东北本)三、农作学在我国的发展(3)巩固提高和发展阶段教材建设1994年刘巽浩主编,经由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指导委员会审定的《耕作学》*第一章农作学概述农作学与农作制度农作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农作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作学与农作制度一、农作学的概念及内涵二、农作制度的概念及内涵一、农作学的概念及内涵农作学(Principleoffarmingsystem)亦称耕作学(Principleofcroppingsystemandsoilmanagement),是研究建立合理农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农艺学的一个分支。--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二、农作制度的概念及内涵农作制度(farmingsystem),亦称耕作制度(Croppingsystemandsoilmanagement),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养地制度等的综合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1991)农作制度(farmingsystem)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一个地区或农业企业为了土地持续高产高效所采取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地养护制度和农作经营制度等综合农业技术体系。--21世纪二、农作制度的概念及内涵农作经营制度

文档评论(0)

173****5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