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VIP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0年,河南省尉氏县后大庄村元墓出土的纳粮彩绘壁画,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向封建政府纳粮的画面:仓房前一群农民肩负粮袋,准备将粮食入仓;右侧树荫下,一名身着红袍的官员坐在朱红色桌案后进行登记,案上摊着文书簿册。数千年来,农民为封建国家纳粮当差,承担义务,受尽剥削。

——教材92页导言;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商业税

(市税关税);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有田则有租,

有家则有调,

有身则有庸。

—(唐)陆贽;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宋;江南部分税粮

折银征送北京;所谓“摊丁入亩”,就是将历代相沿的人头税(丁税),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摊丁入亩制度的实行,直接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人头税”,失地和无地农民及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由于加重了有土地者的赋税负担,摊丁入亩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当时愈发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由此,朝廷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废除人头税后,这种对“被征税”担心的消失,……,中国由此进入第一波“人口大爆炸”时代,据统计,康熙二十四年,全国人口为1亿,到嘉庆十七年已到3.6亿,这仅仅花了127年时间。—摘编自《历史上影响中国人生活的四大改革》;①征税标准:人丁为主→田亩为主(以两税法为标志)

②人身依附关系:必须服徭役→纳绢代役→折银代役(以“庸”为标志)

③赋税形式:实物地租→货币地租转变(以两税法和一条鞭法为标志)

④征税种类:繁杂→简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⑤征税时间:不定时→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⑥人身控制: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重农抑商,逐渐对商品征收重税。;告别田赋鼎铭文;材料一客行野田间,此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官

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

——(唐)姚合《庄居野行》;二、??国关税与个人所得税的演变;(2)近代中国(1840-1949)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与收回;材料:1927年,国民政府外交部向各国发出照会,“分别就其旧约已满期者,改订新约;未满期者,修改旧约”。海关进口税则“完全以我国所定者以为准则”。国民政府多次修订关税税则,实施出口免税或退税,提高了煤油、汽油、羊毛、毛制品、化学产品、机器等货物的进口税率。关税从极低的水平提高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关税收入也大为增加,从1928年的3000万银元上升到1931年的33800万银元,在以后的几年中始终保持在3亿银元左右。

——摘编自易继苍、张祥晶《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等;新中国关税制度的发展;个人所得税的作用;思考:个税起征点的变迁呈现什么趋势,

说明了什么?;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朝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