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寿山石薄意雕刻技法
薄意,即极浅薄的浮雕,因雕刻层薄而富有画意,故名。是
寿山石印章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技法.由于薄意雕刻刀法流利,刻
画细致,影影绰绰,备受金石画画家欣赏和推崇。
薄意艺术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纹饰和锦边浮雕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康熙时已初露端倪,雍正时臻于完善,到了同治、
光绪年间,“西门”派艺人潘玉茂兄弟,专事深刀雕刻,奠定了薄意
雕的基础。至清末明初,林清卿吸收中国画艺术精髓,熔雕、画
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将薄意艺术提高到新的境地,作
为寿山石雕中独门别类的艺术形式.
由于薄意浅刻如画,耗材甚微,所以特别适合于雕琢像田黄
石、芙蓉石之类珍品原石。印章石材的表面有时难免会有一些裂
痕、砂格或不纯的色块、斑纹,即便是田石、水坑冻之类名贵石
品也难求纯洁无暇.倘若这些瑕疵出现在印体部位,无法通过钮
雕加以利用遮掩。不施艺术处理,势必影响到石章的品级,过分
雕琢又容易损坏宝石的天然文彩.在这种情况下,雕饰薄意于石
面就成了最理想的装饰方法。
薄意犹如一幅微微浮起的国画,取材广泛,讲求意境。内容
包括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瓜果等。
薄意雕刻,主要有一下几个步骤:
构图-—在消磨成形的章面,发挥作者丰富的想像力,进行
构思设计,充分利用寿山石的纹理、俏色等特点,用毛笔在石面上
描绘出图画。
薄意的构图布局,注重意境和气韵,与中国画同理。景物的
层次一般不宜重叠过繁,交叉过密,石坯上的裂纹、砂格要尽量
遮掩,“按材施艺,因色构图,避格取巧,掩饰瑕疵”。作到繁而
不乱,简而有致,章法雅典,整洁挺秀,将雕艺与画理融为一体.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这是艺人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
勒线--描图定稿之后,用尖刀顺着形体的外轮廓勾勒出一道
织细、准确而明显的线条,谓之“勒线。勒线是薄意雕刻的一道
关键的工序,它对作品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求把刀稳,运
力均,而且落刀要果断精确,刀锋要活泼流畅,刀痕要深浅适中。
剔地——又称“起地”.是应用平刀、铲刀以及斜口刀等多种刀
具,削刮勒线以外的空余石面,让景物部分微微隆起石面。如果
是自然形的印材,铲地要随着石形的凹凸而起伏.若是四方形的
印章,底地则必须平坦完整,印体的转角线应保持垂直。
雕饰—-使用各种雕刀,在突起的景物平面上浅刻雕饰,
现出物体的质感、阴阳向背,使其富有立体感,达到笔墨渲染的
韵趣。
薄意雕刻“以薄取胜,以简见长,所以刀法应灵活多变,洗练
概括,落刀准确,以一当十。雕刻完毕之后,还需要对某些细节,
如花蕊、叶脉、苔点、枝干以及人物、动物的眼睛、鬓发等部分,
用尖刀或半尖刀阴刻、抽丝,精细修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鉴赏家往往以诗情画意来衡量薄意雕的品位,用中国画的六
法来评价作品的优劣,将薄意看作是一种隆起的绘画.所以薄意创
作者多数兼精绘画,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国画的笔墨技巧,才有可
能挥洒自如地在石面上刻画薄意。
除薄意之外,印身的装饰还有一种叫做“线刻”。线刻俗称“脉
花”。即以尖刀在印章的四周单线阴刻画面,犹如一幅白描。通过
景物的轮廓刻画,将石面的裂纹瑕玷巧妙加以修饰。
薄意,是寿山石雕的专用名词,也是寿山石雕一种独特的
艺术表现手法。著名的书画金石家潘主兰先生指出:“薄意者技
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固未能如纸之薄也;
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韵味为最佳,耐人寻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味以有此境界者.”薄意雕刻艺术面世较晚,才有百余年的历史,是
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在清康熙、乾隆年间,杨玉璇、
周尚均二人,便常在印台四周雕刻极浅的浮雕锦褥纹和环边不断
纹。后来,潘玉茂继承杨、周遗法,在印章四周雕刻各种图饰,
以掩盖石疵。然而刻法都未能达到十分理想的程度,意境也嫌呆
滞简单,因而也难达到最佳的掩饰暇疵的效果,但已是薄意的雏
形。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正值福州寿山石雕“西
门派”艺术的鼎盛时期,该派名师陈可应的人室弟子林清卿,天资
聪慧,工诗能画,巧琢善雕,年未及冠,已负声名,对薄意更为专
精.他认为前辈的薄意作品,有不讲画理,不究布局,缺乏画意之弊。
他胸有大志,胆识过人,为了改变上述弊病,他暂时放下雕刀,拜
师学水墨画,还研究秦砖汉瓦、古代石刻和画像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后港镇南家苑(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 2023年海南省东方市东方华侨农场柴头村(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 2023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岩脚镇(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 2023年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孙家堡子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 最新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桂花坪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 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 课时练五年级下册答案.pdf
 - 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牛城乡张堂村(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 2024年《北京》教学反思.pdf
 
- 新型萘四甲酰亚二胺类侧链功能化有机半导体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pdf
 - 信息重组策略在即兴发言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应用分析——以《中国民居(第二季)》模拟口译实践为例.pdf
 - 叶兆言历史题材创作的互文性研究.pdf
 -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徐州市铜山区D镇小学为例.pdf
 - 循环加载环境下高温超导堆叠结构低温压缩及多场性能实验表征研究.pdf
 - 氧化钨_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调控及其气敏传感特性研究.pdf
 - 厌氧好氧时间比对EBPR中好氧颗粒形成及除磷过程的影响研究.pdf
 - 氧空位对NbO2金属-绝缘转变的影响机理研究.pdf
 - 氧化物半导体的晶面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究.pdf
 - 信息流模式下社交电商平台青年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