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高一上册期末语文分类在整理—古诗阅读专题(含解析) .pdf

市高一上册期末语文分类在整理—古诗阅读专题(含解析) .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一上册期末语文分类在整理

—古诗阅读专题

湖北省襄阳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荀鹤(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棣(今安徽石台)人。杜少年时,

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

穷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指出弟侄虽身处世道纷乱之时,却仍能静守其心,谨守礼道。

B.颌联紧承首联,运用借代的手法,既点明家乡饱经战乱,又突出弟侄的高洁品格。

C.尾联含蓄劝勉弟侄要珍惜光阴,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本诗颇有现实主义特色,寄意深远,炼字精到,对仗工整,语言力求平淡,质朴无华。

16.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妙处。(6分)

15.C(并非含蓄,而是直抒胸臆,诗人直接点明弟侄要珍惜光阴。)

16.①用词精妙,富有画面感。“摇”,摇晃、摇曳,写窗外竹子的影子在书桌上摇曳。“入”,

传入、融入,写泉水发出汨汨之声,仿佛融入砚台中。

②视听结合,富有意境美。通过竹影、书案、泉声、砚池等意象,表现了书房环境的清幽高雅,

侧面烘托弟侄谨守礼道,勤奋修业的形象特点。

③承上启下(或过渡),富有结构美。清幽高雅的书房环境是弟侄心境的体现,既紧承前两联

诗人对弟侄谨守礼道的高洁品格的赞美,又引出尾联对弟侄的劝勉。

第1页/总10页

(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湖北省仙桃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访陶公旧宅

白居易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

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

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尊有酒,不慕琴无弦。

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

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去五百年”“目想心拳拳”,诗人对陶公无限的怀念中流露出浓浓的惋惜之意。

B.“古村落”“旧山川”紧扣诗题,展现了陶公旧宅环境的古朴,透露出了一种历史感。

C.本诗“篱下菊”“墟中烟”化用古诗句,以陶渊明笔下经典意象描摹现实景象,自然贴切。

D.本诗融叙事、写景、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内容丰富而语言浅近,通俗易懂

16.苏轼《和陶饮酒》借“渊明独清真,谈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