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青年群体...认同——基于Y县的个案研究_操小晋.pdf

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青年群体...认同——基于Y县的个案研究_操小晋.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城市化【文章编号】10063862(2021)12001207

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青年群体的县域城镇化与

地方认同

———基于Y县的个案研究

11,∗23

操小晋朱喜钢邓元媛余思奇(1.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2.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建筑与设计学院,江苏徐州,221116;3.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

【摘要】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框架,选取y县三个典型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非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收集资料,从微观个体

的生命轨迹探究青年群体的县域城镇化机制与地方认同建构。研究表明:1)青年群体的县域城镇化存在主动选择、被动中主

动选择以及被动选择三种形式,其本质是个体空间实践与想象不符所面临的向上流动受阻后的自我应对。2)时空中的生命

历程在历史性的地理力量下促使个体的现阶段审视,在过往生命的累积效应中纳入经济、家庭和社会资本考量,进而在蕴藏

的时机中走向县域城镇化。3)转折事件的出现和相互联系的生活产生“超越地方”的“人—地方—人”的情感联系,不仅助推

了县域城镇化,还在主体能动性的作用下强化地方认同和促显人本理念。不同个体的相同选择背后呈现各异的心路历程和

复杂的因素交织,研究旨在为推进我国城镇化下半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证。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生命历程理论;青年群体;地方认同

【中图分类号】F29927;C9121【文献标识码】A

体自身地方选择的作用。

0引言目前县域城镇化研究主要聚焦在时空格局特

[4][5]

县域是上承省市发展目标和下接乡村服务需求征、就近城镇化模式、现存发展桎梏与突破路

[6]

的中间功能载体,面临县城人口向外流失和乡镇居民径三方面,较少从人的微观视角探讨青年群体与

进城定居的双向人口流动。相较城市,县域仍保有较县域的地方互动关系,而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无疑

[7]

大的农业人口转移潜力,在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和促是影响居住选择的重要因素。现代都市充斥着

进高质量城镇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十四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能否留住是发展县

五”规划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域经济的重要前提条件,对其影响机制的探讨是以

设,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县域作为我国基层治从内部的深层次结构剖析青年群体地方选择的影

[1]响因素,青年群体的地方认同建构过程实质上杂糅

理单元已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版图,

在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和缩小城乡差距上具着对过去感知、未来期许和地方体验等多要素的考

有重要意义。县域城镇化离不开人的主体驱动,但相量。异地就业的青年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地方融合

[2]和认同重构?在地就业的青年又面临着怎样的地

关研究显示县城流动人口落户意愿较低,尤其是青

年群体的缺位限制了县域城镇化的稳定性,其中既有方认同再构?该方面的研究一方面从中观的县域

[3]视角窥探青年群体的空间实践和身心遭遇;另一方

社会宏观结构对个体命运深刻塑造的影响,也受

文档评论(0)

195****07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