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程标准;一、选官制度;二、三省六部制;三、赋税制度

;1.征辟制

征辟制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制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制。

2.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1)均田制

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作为中国封建政府的重要土地制度之一的均田制,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约三百年。;(2)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是唐代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缴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3)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关系

区别:均田制是土地分配制度,租庸调制则是赋税征收制度,二者定义不同,适用范围不同,沿革历史时期不同。

联系: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正是均田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而使得租庸调制在中唐之后为两税法所取代。

(4)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都不能解决尖锐的阶级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任务1阶层从“固化”到“流动”;(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参考答案】现象:隋炀帝设进士科选拔官吏,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开创贡举制,唐太宗大兴科举制,武则天开创武举。

阐述:隋唐时期全国统一,经济逐渐繁荣,政局相对稳定,隋唐统治者在反思魏晋以来士族专权的基础上,锐意革新,改革选官制度,摒弃九品中正制,开创并不断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养,推进社会公平,强化社会上重教兴学的氛围,促进儒学传播,为盛世到来提供人才和社会基础。

结论: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革新时期。;任务2古代前期赋税制度的变化;“四读”;【参考答案】制度:租庸调制。史料价值:材料一属于文献史料,是官修史书,可信度较高,从国家政策角度详细介??了唐朝租庸调制的具体内容。材料二属于实物史料,可与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互证,有利于更加全面地研究唐代租庸调制的实施情况。;1.下面是魏晋世族分布图。对图中现象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制度因素是()。

A.三省六部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2023·江苏无锡高一统考期末)唐朝时人们把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士子称为“一品白衫”。

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说:“我这一生富贵过人,但是却有三件终身都感到遗憾的事情,其中

第一件就是没有进士及第。”这说明唐代()。

A.进士科地位突出B.察举制影响广泛

C.价值观逐渐功利D.门阀制彻底瓦解;3.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

分成两个大的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

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4.(2023·辽宁沈阳高一统考期末)《新唐书》记载:“(唐初)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

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大量减少 B.贫富差距拉大

C.土地兼并严重 D.商品经济活跃;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有叛国而无叛

郡……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现象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A.西周、秦朝、西汉 B.战国、秦朝、西汉

C.秦朝、西汉、三国 D.秦朝、西汉、唐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