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程标准;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二、文学艺术;三、科技

;四、中外文化交流;魏晋玄学

魏晋之际,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思潮——玄学。以老庄哲学为骨架,杂糅儒家经义,以有无本末关系为中心问题,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主要经典是“三玄”,即《周易》《老子》《庄子》;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蹈几个方面展开。;任务1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参考答案】示例

论题:汉唐文化——统一与兼容并存。

阐释: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学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魏晋到隋唐时期,一直以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指导思想来治理国家,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这体现了汉唐文化的统一性。虽然汉武帝“尊崇儒术”,但是其他的一些思想学派转入民间继续发展。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时期,道教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之后又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立的局面,并延续至唐代。三教之间既相互辩驳,又相互吸收,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景象,这体现了汉唐文化的兼容性。

综上所述,汉唐文化统一性与兼容性并存,并在统一与兼容中获得发展。;任务2三国至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材料二在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其在形象塑造上没有变化多样的姿态,也与真实情况差距很大,蹄子与马蹄无异,且大都混同在各类动物之中,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塑像、绘画剧增,且大量出现在不是骆驼产地的中原地区。在骆驼形象的塑造上,很多陶塑抓住了骆驼习性中精彩的瞬间,充满动感,极为传神;且很多不再是简单的形象再现,它们或大步行走,或引颈长啸,像是与险象环生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渗透着对现实生活的歌颂。这一时期骆驼载货的造型更为流行,驮载货物的品类也更多,并且胡人牵骆驼的搭配造型在骆驼陶俑创作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摘编自齐东方《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骆驼》

(1)辨析材料一、材??二对研究丝绸之路的史料价值。

(2)提取材料信息,对汉唐文物中骆驼形象的变化加以阐释。;“四读”;【参考答案】(1)材料一中的文物是实物史料(第一手史料),可信度高,对于研究丝绸之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材料二是文献史料,是现代学者对汉唐时期骆驼形象的描述,对研究丝绸之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使用时须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2)变化:由少到多;由单一、失真到生动细腻、富于变化;逐渐成为中外丝路贸易的象征。变化的原因:从制陶技术、中外交流联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精神风貌等角度回答。变化的认识:反映了丝绸之路逐渐开拓与日益兴盛;反映了中外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加强;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人们观念认识的更新。;1.(2023·河北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齐民要术》记载:“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

为次,谷底为下……良田小豆底佳,黍底次之。”据此可知,《齐民要术》崇尚()。

A.精耕细作 B.辩证思维

C.观察积累 D.改良工具;2.唐贞观年间,松赞干布将佛教引入吐蕃,并在统一吐蕃后,亲自颁定了包含有“孝亲敬上”

“孝顺父母”和“非礼勿动”等条文的《二十条律》。由此可以推断()。

A.儒家思想主导吐蕃政治

B.三教并行推动民族交融

C.民族交往加速文化传播

D.吐蕃沿用唐朝礼仪法典;3.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他为“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人称他为“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他为“诗佛”。这一文化

现象表明当时()。

A.文学形式丰富 B.对外交流的频繁

C.社会经济的繁荣 D.“三教合一”的趋势;4.(2023·辽宁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人性觉醒的时代”,是“没有

思想权威的时代”,是“吸收与融合外来文化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A.呈现出多元性文化特征 B.历史发展进程动荡多变

C.凸显了大一统恢宏局面 D.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频繁;5.莫高窟第217窟盛唐壁画中的人物,身穿驳领窄袖袍服,头戴幞头。幞头是唐朝典型的

冠式,而驳领窄袖袍具备了胡服的特征。形成于唐朝的大型歌舞剧《霓裳羽衣舞曲》

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

征是()。

A.开放包容 B.影响深远C.领先世界 D.固守传统

文档评论(0)

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