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
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人类法律文化三种类型之一的古代中国的法律文化,其典型特征是:道德
伦理教条等同于国家法律,家族首长代行部分国家司法职能,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
带有家族的温情色彩,法律充满了伦理身份上的不平等精神。简而言之,中国古代
法律文化的特点是以家族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伦理道德借助于“法”这一形式来体
现并加以强制实施。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核心是“德”。“明德慎行”“亲亲尊尊”“为
国以礼”等诸如此类以德为主的思想贯穿于古代司法过程之始终。
中国古代的法律可以说完全依附于“礼”,因而始终不能获得自己的独立生命
(相对于近代意义上的法律来讲),其实质是“法”为载体,“德”为内容。法要服务
于德,如“法家不别亲疏,不分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思绝矣,可以行一
时之计,而不可常用也。”(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可见,用法可以,但不能动
摇或危及封建社会的亲情等级、伦理道德的统治基础地位。
传统的“德治”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专制统治,将“礼”的等级差别规范转化
为伦理纲常,如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便是典范。法律并以此对臣民进行教化
统治,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礼”的统治。由此,道德生活成为人性的最高体现。
当然,一定时代的主流的法律核心内容通常由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
决定的,中国古代道德化的法律,是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其社会成因主
要有四个方面:
其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居于重心
地位,虽经游牧部落的侵扰但从未衰败。这种稳定、内向、封闭性的生产方式,造
成了宗法家族的顽强存在,并构成了集权专制政体的社会基础。其二,宗法家族的
社会组织机构。宗法家族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们生存的基本单位,它的社
会职能之一是把个人束缚在家族里。其三,以权势为核心的政治模式。这种模式可
以溯及国家法律起源中战争和实力的作用。其四,农耕宗法性的意识形态。从农耕
生产方式和宗法家族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产生了平均和集权专制的思想,以及宗法
道德伦理观念。以上四方面决定了中国传统道德法律文化的内容、性质和发展方向,
并构成了区别于其他法系法律文化的一系列特征。
(节选自刘来双《论中国古代法律之特性——伦理道德性》)
材料二:
1儒家思想倡导和谐观,和谐社会的构建依赖对“礼”的遵循和对礼治的推崇。
“礼”作为一种“法”,有其内在合目的性与合自然性,但在惩戒、预警机制的效能方
面尚不能发挥法治的作用。如何将礼的和谐因子与当下法治的人文关怀相融合,这
是新时期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法治社会是个“有常”的社会,有固定运作程式与运作范围,有稳定的核心价
值理念与主流意识形态,民众的心理健康、心态平和,社会和睦昌盛,这是法治社
会的应有之义。所以,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必须亦是必然。“礼”作为一种“法”,从古
至今具有规制人们行为的约束力;但“礼”又不同于“法”,法侧重于外在的衡量与施
加力,礼更多的是关注内在的道德意识和自觉性。
3在这一层面上,我们可以肯定地得出结论:中西方法治理念并非冲突与不可
调和,而是有着本质上的协同性。西方法治注重人本、人心;中国儒家礼治关注道
德感和自律意识,注重民本思想,强调君权行使的合理有度。如《论语·乡党》中
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展现了孔子对人生命的珍视。
《孟子·尽心下》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君民关系层面谈及以民
为本。
4由此可见,二者均极为看重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与内在规律性,差别在于西
方从人权角度界定,而中国儒家则从道德方面予以权衡。
5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时期礼治的转型应侧重于关注人的内在道德性意识
的培养,回归到先秦儒家和谐观中加以考察,从与己和、与人和、与天和的不同层
次中探寻出“礼”的重要性。新时期的礼治本质即在于“以德治国”,德行的树立不仅
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积极响应,更要落实到个体自身方面。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
个体德性的挖掘是最为关键和迫切的方面,“礼”的重塑有助于个体德性的恢复与完
善。
6自从我国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伊始,“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思潮
便席卷开来。市场经济关注物质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及其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
- 完整矿产资源法ppt(1).pptx
- 边坡治理设计合同.docx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堂作业(书籍版).pdf VIP
- (高清版)T 19964-2024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pdf VIP
- TB∕T 1632.2-2014 钢轨焊接 第2部分:闪光焊接.pdf
- 过年习俗课件.pptx VIP
- 07SG359-5(无水印免积分).pdf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全面管理中国专家共识.ppt VIP
- 党纪学习教育个人问题检视清单及整改措施(“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四个方面各十条问题和整改措施).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