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目录
1、忠臣于谦因为“虽无显迹,意有之”而被杀头,请问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
2、我国常用“丝竹”来指代乐器和音乐,其中“丝”原指:
3、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4、阎立本的传世名画《步辇图》的内容与下面哪项有关?
5、认为人性本恶的是:
6、为什么2010年被人称为“寡妇年”?
7、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代称,以下不正确的是:
8、如果去清朝末年,看到形似国父孙中山之人。请问叫哪个名字他不会答应?
9、小军把数学书上的公式全都背熟了,但做起题来还是摸不着头脑,这就是孔子所批评的:
10、成语“文不加点”是指:
11、唐代诗人顾况曾经对白居易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他在看完白居易的一篇
诗作后,马上转变态度,说:“有才如此,居易何难!”顾况称赞的是白居易的哪句诗:
12、《韩非子》中有许多寓言直到现在还广为人知,下面哪个寓言出自《韩非子》?
13、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描述了一座美丽的中国石桥,后来西方人都称这座石桥为“马
可波罗桥”。请问这座石桥是:
14、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是靠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的?
1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请问,其中的“阑珊”是什
么意思?
16、人若长期维持每昼夜不足多少个小时睡眠,会缩短寿命?
17、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太监是谁?
18、“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
19、“一波三折”最适合形容哪种书体?
20、1972年2月21日在周恩来的晚宴上,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祝酒辞中引用了谁的诗词?
21、周杰伦《青花瓷》歌词中没有历史常识错误的是哪个?
22、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运算吗?
1、忠臣于谦因为“虽无显迹,意有之”而被杀头,请问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
A.秦桧
B.明成祖
C.徐有贞
把于谦处死的罪名叫做“意欲”,出自徐有贞之口,这个词语的臭名昭著程度与“莫须有”
不相上下。当时徐有贞和于谦有着比较大的恩怨,但是于谦为人清廉,威望有非常高,但是
徐有贞又想杀死于谦,所以编造了一个罪名。但是当锦衣卫核对时,又找不到相对应的罪名,
所以徐有贞吟出了一句千古名句(臭名):“虽无显迹,意有之。”而官员们则提炼出了更加
传神的两个字:“意欲”。而这个罪名报上去后,于谦人头落地。
2、我国常用“丝竹”来指代乐器和音乐,其中“丝”原指:
A.管乐器
B.弦乐器
C.管弦乐器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3、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A.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孔子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
样,逢人必谈。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
继续努力。孔子说他自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
他尽了一切努力,而又归之于命。命就是命运。孔子则是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换句
话说,它被看作一种有目的的力量。但是后来的儒家,就把命只当作整个宇宙的一切存在的
条件和力量。我们的活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
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外。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
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要做儒家所说的君子,
知命是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为为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语本清顾炎武
《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说的,出自
《孟子·梁惠王上》孔子对大同之世也有类似:“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阎立本的传世名画《步辇图》的内容与下面哪项有关?
A.昭君出塞
B.马可·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