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宋代护城河研究
护城河是我国古代城市军事防御的第一道主要工事,也是古代军事用水中城防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护城河修建、攻防战具等相关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开创与奠基、唐代至北宋中期的发展与成熟、北宋后期至南宋时期的沿袭与突变,以及明代后期至清代中期的延续与定型。
宋廷三司修造案和工部营造案先后管理全国城市护城河修建事务。北宋开封城护城河由东西八作司和提举京城所先后与开封府共同负责修浚事宜,修浚经费由内库拨付。
地方城市护城河修建由州县长官直接负责,修建经费由朝廷和地方共同承担,各路监司全权管理辖下州县城池护城河修建的钱粮支出。宋代修浚护城河的施工人员由厢军兵士、征役丁夫、雇佣民夫三部分组成。
护城河修缮完毕后,宋廷会对其采取必要的保护举措。宋代护城河具体分为全人工型、半人工型和天然型三种。
全人工型护城河多以一重有水型为主,该类型护城河优点是城市选址自由,防御完备,水灾隐患小;缺点是因工程量大和修浚频繁而使得成本较高。半人工护城河优点是工程量较小且水源有保障,缺点是城市建址受限,护城河水源更容易受到天气影响。
天然型护城的数量较少,其优缺点介于前两者之间。随着宋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部军事压力的日益增加,促使部分天然型护城河向半人工型转变、半人工型护城河向全人工型转变。
宋代人工护城河修建长度不一,通常遵循“环城而建,形成体系”的理念。宋代人工护城河宽度正常区间州级为3—10丈,县级是1—3丈。
与北宋相比,南宋州级城市人工护城河的宽度普遍增加,特别是10丈以上超规制人工护城河基本上都是南宋时修建。同一城市人工护城河大体上呈现出越修越宽的趋势。
宋代各级城市人工护城河实际深度与修建理论最为相符,通常都不超过2丈。宋代人工护城河水源以河湖为主,江溪潮汐次之,地下水为辅助。
为保障人工护城河水量稳定,通常会在其两端修建拦水坝、水闸等水利设施。宋代城市人工护城河修浚频率从城市级别来看,由高到低依次是都城、军事重镇、区域中心城市、一般州县城市;从空间分布来看,边防区城市高于内地城市,南方城市高于北方城市,江淮地区城市高于其他区域城市;从时间分布来看,北宋虽出现三次护城河修建高峰,但其修浚频率整体低于南宋。
促使南宋城市人工护城河修建规制和频率出现较大变化的原因有二:一是南宋“以城为点,以水为线”国防战略布局的形成;二是金蒙(元)填濠战术的日益成熟和攻防战中大砲(炮)技术的持续革新。有无水源,以及战时的气温和降雨等气象情况直接影响着护城河的实际防御效果。
随着宋朝与金蒙(元)城池攻防战的不断发展,护城河在日益成为城市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一环的同时,也常常成为攻守双方争夺的焦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夏扎·旺曲结布担任摄政始末历史研究.doc
- 员工规章制度范本最新版.doc
- 江习高速内部计量结算管理办法.docx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管理办法.docx
- 10、智能运输设备维修人员素质提升班问题汇总-亭南煤业.doc
- 一分部6月份安全生产列会汇报材料 (2020年) .docx
- 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1].doc
- 2018年市政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检查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蹲位、设备增加.doc
- 文明工地汇报材料2.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