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永州市第一中学罗旭湖南省唐小艳高中语文名师网络工作室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语文教育家、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48年,因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而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运动,同年,因病在北京逝世。毛泽东评价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散文文体常识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样式。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其取材自由广泛,形式灵活多样;“神不散”是指其立意明确而集中。根据内容和性质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写景散文。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描写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说理散文就事论理或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抒发感悟。写景散文则以描绘景物为主,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散文以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方式,常常是将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起来运用,不拘一格。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住在清华园。文中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朱自清处于彷徨之中,一方面对北洋军阀勾结国民党摧残革命的黑暗现实不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思想境界以及个人生活上的原因,他又不可能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而是最终选择了“暂时逃避”的方法。
作为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他又不能安心于“超然”,心情十分矛盾复杂。在这种心境下,朱自清独自来到月下荷塘思考人生理想,写下了传世佳作《荷塘月色》。表现了那一历史时期里部分知识分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磊落的情怀。
概括每自然段内容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第2段??通往荷塘所见的小路、树木、月色。?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第4段??描绘月下荷塘美丽的景色。?第5段??描绘荷塘之上流泻的月色。?第6段??月下观察荷塘四周的景物及感受。第7—9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10段思绪由联想回到现实。?
综合、归纳全文可分为____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采莲,思绪最终又回到现实中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4点明心境,交代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写去荷塘小路上的所见、所感。集中描绘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表达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第1段第2-3段第4-6段第7-10段观荷缘起(情)荷塘月色(景)月下遐思(情)
梳理结构明线:游踪(外结构)出家门暗线:情感(内结构)不宁静踱小路寻宁静找自由观荷塘得宁静出荷塘失宁静仍郁闷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请快速找出文中能表现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4.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5.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6.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暂得宁静失去宁静寻求宁静颇不宁静
“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颇不宁静”是作者夜晚漫步荷塘的缘由,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诱因。一般认为,这一句是文眼,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但是,它与第2自然段的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②情感上: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荷叶荷花荷香月下荷塘弥望田田舞女的裙(比喻)零星点缀袅娜羞涩(拟人、比喻)缕缕渺茫的歌声(通感)结构详解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例:(1)她笑得很甜。(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磷酸脲市场调研报告.docx VIP
- 蓝凌研究院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46页.pdf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2020一级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真题及答案(1).doc VIP
- 光电功能材料LBO晶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建议书案例.docx
- 司马光教学课件大情境任务 .pptx VIP
- 建筑工程灭蚊蝇实施方案(3篇).docx
- 阅读理解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pdf VIP
- 医院医疗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ppt VIP
- 00后信息行为意识研究报告-博报堂生活综研·上海-2024-41页.doc VIP
- ASTM E10-2023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中文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