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文学评论题专练6练附答案.docx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文学评论题专练6练附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文学评论题专练6练附答案

知识体系:

古诗鉴赏文评类主观,共有的特点:

题目给出一句对本诗的评论(评价),然后要求考生结合诗句对这一评论进行分析。因为评论(评价)是多方位、立体化的,所以此类题目相当灵活。题干中呈现的评语(评价),对诗歌局部或整体——炼字、炼句、意象、意境、形象、诗意、章法、技巧、情感、风格等多方面进行评价。题目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水平的变式考查,是“以生考熟”。考生答题先要认识这一题型,过审题关,明确考点(考什么)、答题方向(答什么)、答题技巧(怎么答)。

题目展示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15.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2020年浙江卷】20.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分)

解题钥匙

第一步:读评论、找关键,定角度、明思路。

读评论就是读题审题,找到评论中的关键性词语,然后想一想题目是要考哪一个考点。评论观点中的关键词语是审题的重点。这一步审题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考生就是审题不细致,导致答题不精准。

【例1】后人评价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审题:评论关键词→→“情”+“理”

角度:诗歌的主旨(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思路:表现哪些情感,说了什么道理(结合诗句,条理化分析)

【例2(高难度)】近人高步瀛评价此诗“兴会飙举”,即意兴昂扬超逸。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审题:关键词→→“意兴昂扬超逸”,可以细分为“昂扬”“超逸”。(命题人对评论观点“兴会飙举”进行了解释,审题只需扣“意兴昂扬超逸”即可。)

角度:诗歌的语言风格,诗人的思想情感

思路:“意兴”,犹意境,兴致。答题方向从“昂扬”和“超逸”两个角度来解读诗人的“意兴”。“昂扬”是从精神状态角度分析,可以想象诗人经历了某种挫折,思想上的乐观豁达、昂扬高上;“超逸”的理解就有点难度。超,是超脱、洒脱,有超凡脱俗之意;逸,飘逸,潇洒。对“超逸”的解读,要扣住“意兴”中的“兴”,更多有是从诗人的“兴致”“情趣”角度解读。(结合诗句,条理化分析;“昂扬”和“超逸”至少有两条。)

第二步:读诗句、找对应;细梳理,条理化。

题干所指的评论(评价)是一理论性的观点表达,考生要将这一观点结合诗句进行具体解读。第一步审题确定答题思路,第二步再来读诗句,找到对应的思考点,整合答案,分条陈列。

16.后人评价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审题明确答题思路:表现哪些情感,说了什么道理。结合诗句,条理化分析

读诗找到对应内容:

这首诗的首联“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是说“已经到了严霜铺地、零雨送秋的冬季,春天正在逐渐临近,只是还不见一点痕迹”,写诗人见秋霜而思春日,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

颔联“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不要叹息草木摇落枯萎,梅树正在恢复青春,酝酿作花。是说“,不久将有复苏的梅花缀满琼枝”。自然界万物轮回,生生灭灭;一面在衰败,一面则在发生发展。衰败中却有新生,不必嗟叹伤感。

颈联“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是说“即使是短暂的停留,也应当整天整天地去寻找春天的信息,不惜跑遍处处村落,仔细寻觅”,表现了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

尾联“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是说“从现在开始,我要按擦拭摩开有病的双眼,等待你清新的诗作,来洗尽我的昏昏睡意”,归结到自己,并回应题中“赠斯远”之义,表达了对友人音信的期盼与才情的赞美。

综上所述,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既有诗人情感的抒发,也有理性的思考

整合答案条理清晰:情:①诗人写自己在霜凝雨湿的季节期盼春天的到来,满怀信心寻找春天的踪迹,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②诗人相信友人的佳作能为自己“洗昏睡”,表达了对友人音信的期盼与才情的赞美。理:③自然万物轮回,一面在衰败,一面则在发生发展。衰败中却有新生,不必嗟叹伤感。

文学评论+创新题型专练5练

01【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模拟仿真卷(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杨本胜①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李商隐

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

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

寄人龙种②瘦,失母凤雏痴。

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

注释:①杨本胜:名筹,字本胜,杨汉公之子。阿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风的絮语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