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诫子书》精品5.pptx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诫子书》精品5.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诫子书---诸葛亮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写法。3、感受诸葛亮“静于修身,俭于养德”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一、导入新课有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在孩子的身上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三国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二、学法指导1、知识与技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内涵。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多种文言文朗读法来朗读课文。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三、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四、字词学习1、校正字音夫(fú)淡泊(bó)淫(yín)慢遂(suì)庐(lú) 年与时驰(chí)四、字词学习2、字词解释(1)诫子书 (诫:告诫、劝勉)(书:书信)(2)夫君子之行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3)俭以养德(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4)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明确志向 )(5)非学无以广才 (广才:增长才干)(6)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慢:放纵懈怠)(7)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8)遂成枯落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五、整体分析提出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双重否定)(正面)治学:静—志—学—才证明观点:(反面)淫慢、险躁(反)修身:告诫儿子:惜时勤学五、整体分析文章一开头,作者提出“静以修身”这一观点。接下来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对“静”的价值的阐发。接下来一句先正后反,论述“静”与“学”“才”“志”的关系,有“志”才可成学,而为学亦须“静”;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而成才必须学习。第四句从反面说明不“静”,即“淫慢”和“险躁”的害处。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殷殷叮咛,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文章先立论,后阐发,再从正反论证,逻辑严谨,前后相承,说理平易近人,短短几十字,充分体现出诸葛亮文学造诣之高。六、问题探究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主要是为了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2.本文是就哪几方面进行论述的?本文是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等方面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六、问题探究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六、问题探究4.怎样理解文中的“静”字?“静”是《诫子书》中的一个关键词语。“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只有内心宁静,方能自省、自察。因此,修身养德时需要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静”是学习的前提。“静”指的是一种屏除杂念和干扰而宁静专一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静”,自然要屏除名利的束缚和干扰,这就是“淡泊”。只有做到“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向明确坚定,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若心不静,陷入“险躁”,则不能专心学习,也就不能增长才干,更谈不上修养心性了。六、问题探究5.文中是如何在简短的语言中表达深长的意味的?本文仅仅86字,却道出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志与学,等等。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因此,他告诫儿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而志向的树立和实现又以“淡泊”“宁静”为前提。因此,诸葛亮在开篇就提出了静与俭相结合的道德修养论,指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君子之行”。六、问题探究6、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与“静”有何关系?第一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者的关系:作者主张以俭养徳,以静求学,以学广才,三者互相联系,缺一

文档评论(0)

152****8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