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山东济南市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pdfVIP

2024学年山东济南市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学年山东济南市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外之音

朱以撒

①车到停靠站,已是凌晨三点多了。接我的两位朋友还没有来,而我又是第一次到

这个海边,周遭空寂无人涛声四起,一颗心不由提了起来。急也没用。我干脆停下,在

路边基石上坐了下来,静静等待天明。

②耳听涛声,眼前就出现了蔚蓝无垠的海面和雪白的浪花。不过,我也琢磨出来了,

涛声还是很单调乏味的,就像一个人永远发出一个音节。这种单调已经持守了千万年,

无从更易,以至于什么人听了,都会轻易地认同这种声响只属于大海。大海的这种声响

和其他自然属性的生物发声相比,是不能算悦耳的,不少乌呜虫唧要比它生动,甚至随

节气而转,“园柳变鸣禽”就是一例。它只是使我想到持守的情操,始终如一地在进行

的状态里。我们总是喜欢新变,改变生活的信念、理想的追求、事业的方向。改变倾向

比较明显的是朝着物质的丰富,而精神上未必也跟着丰饶起来。这样,免不了只能得到

一些追求的皮毛之相,却离内在神髓甚远。涛声是大海的呼吸,在情绪的大海上,你听

得出噫吁唏嘘。在不舍昼夜的奔流中,柔情似水,却能把坚硬无比的礁石啃咬得怪状奇

形,能把无数沉船锈蚀成一堆堆烂铁,这很能给人以暗示,持久的力量简直不可抵挡。

③浩瀚的海对于人来说,是一种游牧文化,伴随涛声走向远方,使心灵得到开放性

的牧养。人更熟悉的是土地,是代代相传的农耕文化。人们可以乘着海水走向地球的每

一个角落,永远听到涛声的召唤,随时准备出发。可是土地无法游移,致使农耕人固守

一方,日出日落周而复始地劳作。民族或个人的发展,如果只是满足于农耕阶段而拒绝

游牧的体验,终归会生出许多遗憾来,总是缺乏拓荒的意识而趋于保守。实际上,在许

多一贯农耕部族的血液里,一些惰性已深深地潜伏下来,使他们安于现状,对贫困无痛

感,对外界的新变心如止水,这种现象总是会使我们面对农耕,试图让游牧文化渗入它

的内涵。幸好随着开放程度的拓展,有许多黄土高原的农耕后代,选择一条与祖辈不同

的路子,背向荒沟高崖、山塬矮墙,面对沿海走来。他们终于听到了父辈未尝听到的涛

声。当然,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去,可是听到了涛声的农家子弟,已不是

往昔的胸襟与情怀了。有时,这种机遇会被视为人生的偶然,在我看来,却是这个时代

的神来之笔。

④盈耳的涛声,也让人考虑到人类的家址,不知什么时候要迁移到大海上。在我看

过的不少关于海洋的图片里,人类日渐逼近大海了。海边不断地矗立起形态各异的建筑

群,这些群落的涌现,使海边的蛮荒气息消遁,飘洒出现代的灯红酒绿。更有甚者是移

山而填海,在海上扩展人生乐园。至于海面上的污染,废油洋溢其上,连海鸟海兽皮毛

都糊满厚厚的油腻,也是时有所闻的,现在我们谈大海,美丽中免不了夹杂着凄怆:人

们一旦听不到涛声了,那么真是能轻易测出危机已在面前。自然界每一种声响的消失,

都是对人类的警示。在我走过的幽壑深林中,已听不到虎啸猿啼莺啭鹤唳了。这些声响

不复存在,也表明与人类共存的一个物种在此地退出了我们的视界,我们喜爱用“濒

危”来表示程度的严重。倘若从审美角度看,自然的声响是如此地扣动心弦。诗人乘着

轻舟,听着“两岸猿声啼不住”,这是何等的生动和诗意,善感多情一一为之撩起;而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千百年后依旧浸透着悲愤和苍凉,传递着难以

排遣的愁绪。古诗古文,信手都可以拈出声乐的交响,融洽在行笔的斯文里,这就是本

质上更接近自然的古典情怀吧!曾几何时,这些鲜活的细节和生动的呜啭已黯然消逝,

岁月的长风掠过处,在都市里,那人工的机械的摇滚的声响已经跃居其上。有时,人们

也模拟涛声,让都市惑受大海,可是你听听,能有多少大海的滋味呢。

⑤在渔家人枕着涛声沉沉入睡时,我就这么坐着,屏息谛听这天外之音,任思绪飘

逸到辽远。潮水似乎向我漫来,浸润全身,我心清如洗。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某个凌晨第一次来到海边,朋友未到,周围空寂无人,涛声四起,内心不由

紧张起来,随后作者静坐在路边,由此展开广阔的联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