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YS××××—××××
YS××××—××××
PAGE
PAGE1
YS/TXXXX-XXXXYS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实施××××-××
YS/TXXXX-XXXX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实施
××××-××-××发布
微纳米铜粉
Micro-nanocopperpowder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ICS77.160
CCSH71
YS××××—××××
YS/T××××—××××
PAGEII
PAGE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有研重冶新材料有限公司、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有研纳微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有研粉末新材料(合肥)有限公司、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敬国、李占荣、梁明会、张玉波、贺会军、潘旭、吴艳华、汪礼敏、胡强、刘祥庆、叶怀宇、赵朝晖、张国旗、陈林、王忠、杨心语、李楠楠、班丽卿、柯鑫、谢炳卿、张思源、朱纪磊、高宸山、唐剑英、李逍遥、屈亚龙、任莉。
PAGE10
PAGE4
微纳米铜粉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微纳米铜粉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和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球形、不规则、片状等形貌的微纳米铜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77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
GB/T4164金属粉末中可被氢还原氧含量的测定
GB/T5121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162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
GB/T5314粉末冶金用粉末的取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微纳米铜粉分为超细铜粉:FCXC-1、FCXC-2,亚微米铜粉:FYC-1、FYC-2,纳米铜粉:FNC-1、FNC-2,共六个型号。其中,超细铜粉:D50范围在1~10μm的铜粉颗粒;亚微米铜粉:D50范围在0.1~1μm的铜粉颗粒;纳米铜粉:D50范围在0.01~0.1μm的铜粉颗粒。
5技术要求
5.1化学成分
微纳米铜粉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化学成分
产品名称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u,
不小于
杂质含量,不大于
Fe
Pb
As
Sb
C
O
N
S
FCXC-1
99.5
0.01
0.04
0.004
0.005
0.04
0.3
0.004
0.004
FCXC-2
FYC-1
99.0
0.01
0.04
0.004
0.005
0.10
0.8
0.004
0.004
FYC-2
FNC-1
9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