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复习练习4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学生版.pdfVIP

高二历史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复习练习4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学生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练习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

知识梳理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民族关系

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①机构: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

②关系: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2)汉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①机构:中央设大鸿胪一职管理民族事务。

②关系:西汉初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三次攻打匈奴;东汉时匈奴分

裂为南北匈奴,89年窦宪攻打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西汉设“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

成为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后在西域设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西汉设护乌桓校尉管

理东北。同时,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隋唐时期民族关系

①机构:礼部与鸿胪寺。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

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②关系:隋朝在边疆主要是推行郡县制,以边疆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加强治理;589年册封冼

夫人为谯国夫人,加强了对岭南的治理;并加强了同流求的接触。东突厥归附后,西北边疆各族

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多次会盟;南诏王多次遣子弟

入唐。管理机构有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进行管理,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

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在西北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南方设安南

都护府。

(2)两宋时期民族关系

①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并立。

②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Q群目录】/b0127o9yd密码:2wve

③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未中断。

3.元明清的民族关系

(1)元朝

①政策: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四等人制)。

②管理: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对西藏地方

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立行省,征发赋役。

(2)明朝

①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设立提督四夷馆,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

②关系:陆续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入境袭扰,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同时

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进行贸易;在西南设土司,卫所和土司的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

统领部属;敕封西藏僧俗领袖“法王”“王”等称号,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区

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

①机构: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②关系:通过满蒙联姻、平叛、册封等加强联系;设立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管理藏区

事务。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

进行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对外交往

1.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2.秦汉时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

(1)打通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

(2)甘英奉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波斯湾一带。

(3)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航行到印度南部。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

给倭国金印。

3.隋唐时期: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1)与西域的商路畅通:隋炀帝派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管理与西域商人的往来。

(2)与大食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3)与外国之间的海路交流活跃: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和留学

生、学问僧等,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4.两宋时期:北方因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1)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2)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Q群目录】/b0127o9yd密码:2wve

5.元明清时期

(1)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畅通。13世纪,马可·波罗抵达中国,后留下《马可·波罗行纪》。

(2)明清政府对外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3)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到达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