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0
临床医学《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前言
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根据医学微生物学系统性和教学上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本课程内容由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分为总论和各论。前者主要介绍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在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性状,病原微生物和宿主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共同特点和原则,在学习各论时有指导意义,而后者具体介绍了与临床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的每一个病原微生物上述各方面的特点,对今后医学课程的学习和临床防病治病具有基础和实际应用意义。
根据本教学大纲,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教学方法将作一些探索性改革,将大班理论授课与小班互动教学方法相结合,并且,尽可能进行一些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求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所作为。
本大纲根据郭晓奎主编的《病原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第二版、《病原生物学纲要》第二版(双语版)修订,上述教材均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由科学出版社2007年及2012年出版。
主要参考书:
刘晶星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卫生部全国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PatrickR.MurrayPhD,KenS.RosenthalPhDandMichaelA.PfallerMD,MedicalMicrobiology,6thed.(MosbyElsevier)
BrooksGF,ButelJSandMorseSA.Tanetz,Melnick,Adelberg’sMedicalMicrobiology,23thed.(McGraw-HillMedicalPublishingDivision)4.RyanKJandGeorgeRayG.SherrisMedicalMicrobiology,4thed.
(McGraw-HillMedicalPublishingDivision)
MarkellEK,JohnDT,KrotoskiWA.MarkellandVoge’sMedicalParasitology,8thed(W.B.SaundersCompany)
BogitshBJandChengTC.HumanParasitology,2ndedition(AcademicPress)
时间安排
内容
理论时数
实验时数
微生物学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含CBL)
2
2
细菌的生理、细菌的遗传变异
2
2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消
3
4
毒与灭菌
球菌
2.5
2
肠道杆菌
2.5
2
弧菌属螺杆菌与弯曲菌
2
厌氧性细菌、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棒状杆菌属
3.5
2
分枝杆菌属、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3.5
2
动物源性细菌、鲍特菌与嗜血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
2.5
1
衣原体螺旋体
真菌学
2
1
病毒的基本性状
1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2
1
呼吸道病毒
3
2
胃肠道感染病毒
2
肝炎病毒
3
逆转录病毒
2.5
疱疹病毒
2
黄病毒、出血热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狂犬病病毒、细小
2
病毒、朊粒
总计
43
21
理论课教学内容及要求
Chapter1微生物学绪论
【目的要求】一、掌握
1.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分布。二、熟悉
1.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和意义。三、了解
1.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发展史。
Chapter2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目的要求】一、掌握
细菌细胞壁、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的生物学特性及与医学的关系。
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及意义。二、熟悉1.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
分枝杆菌细胞壁的结构。
细菌的中介体、核糖体、质粒、异染颗粒的概念。
细菌L型的概念、特点及与医学的关系。三、了解
1.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Chapter3细菌的生理
【目的要求】一、掌握
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与医学有关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一、熟悉1.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和人工培养。
常见生化反应。
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原则。二、了解
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
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
细菌的分类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