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3
探究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
论文关键词:修辞格隐喻翻译技巧
论文摘要:修辞格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加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隐喻是英文当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原文的隐喻手法,并在译文中体现,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和风格。本文就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进行了一些探讨与总结。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修辞则是语言表达的艺术。修辞格是英语中最常见的用于增强表达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加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手段之一。隐喻(metaphor)又叫暗喻,是英文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辞格。韦伯斯特词典对隐喻的定义为:“afigureofspeechcontaininganimpliedcomparison,inwhichawordorphraseordinarilyandprimarilyusedofonethingisappliedtoanother.”指的是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点把某事物或动作原有的含义转嫁到另一事物或动作,借以提高语言的表达力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原文的隐喻手法,并在译文中体现,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和风格,提高翻译水平和翻译质量。以下笔者通过举例浅谈并总结了英语隐喻修辞格在翻译方面的一些理论与技巧:
一、直译法
与明喻(simile)通常使用like,as等比喻词相比,隐喻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使用喻词,因此其主体和喻体的关系就显得十分紧密,以至于在形式上成了相合的关系。当英语中有些表达法与对应的汉语表达法的隐喻意义基本一致时,我们在翻译中通常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做到形神皆似。举例如下:
1.Tomisadonkey.汤姆简直是头驴。(隐喻:汤姆是一个像驴一般的人,指愚蠢的人。)
2.ShakespearisamirrorofBritishhistory.莎士比亚是英国历史的一面镜子。(用镜子来隐喻莎士比亚十分贴切。)
3.Hisactionistoaddfeultotheflame.他的行为简直是火上浇油。
4.Lowwagesarethecountry’strumpcardatthisstageofitseconomicdevelopment.低工资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一张王牌。(“Trumpcard”是指可以盖吃任何一张别的花色的牌,和中文的王牌正好相符。)
二、意译法
在许多情况下,因为东西方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差异,大量英语词汇的隐喻意义是英语文化中所独有的,以至对于某些英语当中常用而汉语中不用或罕用的隐喻手法,需要采取意译的办法,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和精神。例如:
1.Thereisamixtureofthetigerandtheapeinhisnature.他的本性及残暴又狡猾。(老虎在英语文化中是凶残的象征,猿猴则是狡猾的代表)
2.Everydoghasitsday.凡人自有出头日。Youcan’tteacholddogsnewtricks.你无法教老手新把戏。(在西方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此狗通常用来隐喻人物)
3.Wesuggestthatyoubreaktheicebysomewordsoflessweight.此句中,“breaktheice”是英语里特有的,而汉语里并没有这样的表达,此处应译为“打破或缓解僵局”。
三、喻体转换法
同样因为中西文化差异的缘故,在表达同一概念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喻体。因此翻译某些隐喻词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把英文中的喻体替换成符合汉语文化色彩的喻体。如:Ihaven’tgotanearformusic.我没有音乐细胞。(ear隐喻意义指人们理解和欣赏所听到的某事物的能力,汉语中我们则习惯说音乐细胞)又如:It’snevertoolatetolockthedoorafterthehorseisstolen.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汉语只说亡羊补牢而不说亡马补牢)
四、关联与归化法
认知语用学理论之一的关联理论认为:原作者和译者都是通过交际意图把信息告诉各自的读者,要做到忠实于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就需要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并根据关联原则找到各种信息的最佳关联,最终做出一个最能体现原作者交际意图的译文。关于隐喻的理解,关联理论认为是说话人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让听话人从中推导出这样的隐含意义。当源语语言文化与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