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名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docVIP

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名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5大自然的语言

1.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

3.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初步感知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理”这一基本特点。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飘逸的春柳,芬芳的夏荷,激情的秋枫,傲岸的冬梅,四季之景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也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写的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孕育”“销声匿迹”“草长莺飞”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yú)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代表作有《气象学》《物候学》等,有《竺可桢全集》。

◎背景链接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的。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

◎文体知识

事理说明文

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的说明文,叫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

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

抽象事理

具体事物

说明内容

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

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等

说明目的

使读者明白某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

使读者了解、认识某个或某类事物

常用说明顺序

首要遵循的顺序是逻辑顺序

通常采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有时也会采用逻辑顺序

2.目标任务二:初读课文,筛选信息。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有: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筛选信息的主要方法:①寻找段落中心句。②寻找设问式语句。③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

3.目标任务三:理清思路,把握顺序。

◎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的内外、远近、高低、上下、左右、整体局部等方位顺序,介绍建筑物或者物品等。

逻辑顺序:按照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展开,如由总说到分说、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顺序,常用于介绍事理。

◎浏览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采用了逻辑顺序。文章先从现象入手,提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继而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再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指出物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暗含着呼吁大家重视物候研究的意图。四个部分的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由浅入深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易于读者理解把握文章内容。

梳理说明顺序的方法:

把握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统观行文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4.目标任务四:细读课文,体会严密逻辑。

◎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

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来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古今的差异影响最小,这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条理。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

第2课时

1.目标任务一:探究说明方法。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